7月百城二手房价连跌27个月主要有以下多方面原因:
市场供应方面
库存积压
在过去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热情较高,大量新建住宅项目涌入市场。随着时间推移,二手房源供应逐渐增加。例如一些中小城市,早期大规模开发的楼盘逐渐进入二手房市场,整体市场供应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从数据来看,部分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去化周期延长。像天津、重庆等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在近一两年都有显著增长,房源的大量积压给房价带来下行压力。
新房市场挤压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促进新房销售,经常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例如在一些城市的郊区,开发商以较低的首付比例、赠送车位或装修等方式吸引购房者。
对于购房者来说,新房在房屋状况、配套设施(一些新建小区规划了更好的社区商业、休闲设施等)等方面可能更具吸引力,这使得一部分潜在的二手房购买者转向新房市场,从而减少了对二手房的需求,促使二手房价格下跌。
需求层面
人口因素
人口增长放缓是一个全国性的趋势,许多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减慢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年轻人更倾向于向一二线城市流动。
以东北部分城市为例,人口老龄化严重且人口外流现象突出,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减少,二手房市场缺乏足够的刚需支撑,导致房价持续低迷。
购房需求结构变化
当下的购房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投资性购房需求被极大抑制。在过去,房地产被视为一种稳定且高回报的投资渠道,许多投资者会购买多套房产。但随着限购、限贷等政策的不断完善,投资性购房成本大幅增加,投资者逐渐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改善性购房需求也受到一定影响。经济环境下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一些家庭虽然有改善住房的意愿,但会推迟购房计划。例如在疫情之后,许多行业受到冲击,居民对于大额消费尤其是房产购置更加谨慎。
经济与政策因素
经济形势影响
整体经济形势对居民的购房能力和意愿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压力增大。
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员工薪资待遇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裁员情况。这使得居民在购房时更加谨慎,优先考虑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应对可能的经济风险,对二手房的购买力下降,房价也随之受到影响。
房地产政策调控
政府长期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过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些政策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和炒作行为。
例如限购政策使得部分不符合购房资格的居民无法进入市场,限贷政策提高了购房门槛,使得购房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在房地产税试点预期等政策影响下,也增加了持有房产的成本预期,促使二手房业主在市场上以更合理(较低)的价格挂牌出售房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