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长5万亿!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需要全面分析:
从银行资产增长角度来看买银行股的潜在优势
银行盈利与资产增长的关联性
当银行总资产一年增长5万亿时,这往往意味着银行规模的扩张。银行可以通过扩大信贷业务、增加金融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资产增长。
一般情况下,规模的扩张会带来盈利的增长。例如,更多的信贷投放会产生利息收入,银行利润有望增加,这对银行股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股息回报和股票价值的提升。
股价与银行经营状况的关系
如果银行经营良好且资产不断增长,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可能会比较积极。从长期来看,股票价格可能会随着银行的盈利增长而上升。相比之下,单纯把钱存银行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利率往往较低,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存款的收益增长空间有限。
存银行和买银行股的不同风险特征
存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金安全:把钱存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下(例如在中国,50万以内的存款本息受到全额保障),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性非常高。
收益稳定:存款利率在存入时就基本确定(除了一些浮动利率的特殊存款产品),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只要银行不发生极端的系统性风险,存款人都能按照约定获得利息。
银行股的风险
股价波动风险:银行股的价格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即使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且资产在增长,股票市场可能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佳、行业负面消息或突发的金融事件(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银行业股价的巨大冲击)而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
行业风险:银行业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行业风险,如不良贷款风险。如果经济下行,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能力下降,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这会影响银行的利润,进而导致银行股的价值下降。
投资者自身情况的考量
投资目标和期限
短期需求适合存款:如果投资者是为了短期(1 2年内)储备资金,如应急资金、短期储蓄目标(购买家电、旅游等),存银行是更好的选择。因为银行存款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能够随时支取。
长期投资可考虑银行股:对于有长期投资目标(5年以上)且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投资者来说,银行股可能是一种选择。从历史数据来看,长期持有一些优质银行股可能会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包括股息收益和股价增值收益。
风险承受能力
低风险承受能力适合存款: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如保守型投资者、老年人靠储蓄维持生活等,存银行能让他们避免本金损失的风险,确保资金的稳定。
高风险承受能力可关注银行股: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如年轻的投资者且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他们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银行股,以期望获取高于存款利息的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