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提出严禁15岁以下孩子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这一建议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积极意义
保护身心健康
身体方面
15岁以下孩子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严重损害。例如,过度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近视。研究表明,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
不正确的使用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还可能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尤其是脊椎。孩子的脊椎还比较脆弱,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可能引发脊椎侧弯等问题。
心理方面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智能手机内容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些网络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创伤,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可能导致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受阻。他们更倾向于在虚拟网络中与他人交流,而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其情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利于学习成长
15岁以下是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智能手机上有大量分散注意力的娱乐内容,如游戏、短视频等。如果不加限制,孩子容易沉迷其中,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相比之下,传统的学习方式如阅读纸质书籍、参加户外活动、与他人互动学习等更有助于他们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和专注力,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实施面临的挑战
监管难度大
购买环节
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准确判断购买者是否为15岁以下的孩子。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可能难以有效识别孩子的年龄,即使有相关规定,也可能存在孩子使用他人身份购买智能手机的情况。
使用环节
孩子可能会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所使用智能手机,家长和学校的监管能力有限。在家庭中,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自身对智能手机使用缺乏正确认知,无法有效监督孩子。在学校,虽然有学校的管理规定,但难以完全杜绝学生偷带手机并使用的情况。
家庭需求差异
有些家长认为智能手机可以方便与孩子联系,尤其是在孩子上下学途中或者参加一些课外班、活动时,便于及时掌握孩子的行踪。
部分家长将智能手机作为孩子学习的辅助工具,例如利用手机上的学习类APP帮助孩子进行课程预习、复习或者学习课外知识。如果严禁孩子使用智能手机,这部分家长可能会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获取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