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和一系列的举措:
推动止跌回稳的意义
稳定经济增长
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涉及建筑、建材、装修、家电等众多上下游产业。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助于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对整体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例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稳定增长会增加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刺激相关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拉动工业增加值的提升。
保障民生需求
住房是民生之本。稳定的房地产市场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无论是刚需购房者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还是改善型购房者对更好居住条件的追求。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有助于避免房价大幅波动给已有住房居民带来的财富效应的过度影响,确保居民家庭资产的相对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
房地产与金融系统紧密相连。在房地产市场下行期间,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可能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不良资产上升的压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违约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例如,当房价稳定时,以房产为抵押的银行贷款质量更有保障,避免大规模的房贷违约潮引发的金融动荡。
主要举措
信贷政策支持
放松房贷政策:
银行降低房贷利率,包括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利率。例如,许多城市的首套房房贷利率已经降至历史较低水平,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一些地区的银行还缩短了房贷审批周期,提高贷款额度,使得购房者更容易获得购房资金。
改善房企融资环境:
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限制。允许部分资质较好的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增加其融资渠道。同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也有所调整,满足合理的开发资金需求,缓解房企资金压力,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烂尾等情况的发生。
优化土地供应
调整供应节奏: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土地出让的节奏和规模。在房地产市场需求较弱的时期,减少土地供应总量,避免市场上房屋库存进一步积压。例如,一些城市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消化能力,适当放缓土地出让计划,以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优化供应结构:
增加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比例,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有助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普通商品住房的合理供应可以满足广大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促进住房需求释放
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对刚需购房者给予购房补贴,如按购房面积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降低购房门槛,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对于改善性需求,放宽相关的购房限制政策,例如调整二套房的认定标准等,鼓励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推进城市更新与旧改:
通过城市更新和旧住宅小区改造等项目,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同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也会释放一部分住房需求。例如,对老旧小区进行加装电梯、改造水电管网等改造工程后,可能会有部分居民愿意继续在该区域居住,也可能会吸引其他居民购买该区域的二手房,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