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 年 5 月 19 日及 6 月 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通话,从特朗普通话后的一些言论和举动来看,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方(以特朗普为代表)对乌克兰的不满情绪,但这背后也涉及到特朗普自身的外交理念、政治考量等多种因素。具体表现如下:批评美国对乌投入:5 月 19 日通话后,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发表讲话,抨击美国此前“疯狂”介入乌克兰冲突,称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巨额”且“创纪录”的军事和财政援助,远远超过欧盟及其他北约国家,强调“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认为美国不该插手,体现出他对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投入大量资源的不满,间接反映出对乌克兰依赖美国援助的一种负面态度。对乌军事行动的看法:6 月 4 日通话讨论了乌克兰对俄罗斯机场的无人机袭击等事件。之后特朗普表示乌克兰的此类袭击大幅增加了局势升级的风险,给了莫斯科武力报复的正当理由,称“他们给了普京一个理由,让他昨晚对他们狂轰乱炸”,流露出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不满,认为其行动导致局势恶化。外交斡旋态度转变:特朗普曾声称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俄乌问题,但通话后他一方面表示谈判若没有进展将退出让俄乌自行解决,另一方面不再像之前那样威胁对俄罗斯加征关税和制裁,拒绝跟进此前对俄的威胁承诺,这使得乌克兰可能面临美国减少外交精力投入和支持的局面,从侧面反映出对乌克兰问题处理的一种不耐烦以及对乌克兰在谈判中作用和态度的不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特朗普个人的态度和立场表现,并不完全等同于整个美国政府对乌克兰的态度(美国政府内部在对乌政策上可能存在不同观点和立场)。而且特朗普的态度也可能受到其自身政治利益、外交战略构想(如希望推动与俄罗斯的商业合作等)以及对俄乌冲突整体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在不同政府时期以及不同政治环境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