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遗融入旅游正进入深度体验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验化和互动性成为主流趋势:过去,非遗更多是作为景区展演的组成部分,游客以观看为主。如今,越来越多游客为体验特定非遗项目选择目的地,手工体验项目如簪花、漆扇、扎染等爆发式增长,游客渴望亲自参与非遗制作,获得更多获得感。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活化:VR/A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提升了非遗的可视性和趣味性,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例如元宇宙非遗街区、非遗数字艺术展、非遗数字游戏等,通过激活非遗网感基因,赋予非遗旅游更多玩法和社交属性。非遗旅游呈现集中化发展态势:将同种类型的非遗项目整合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吸引力。如丹寨小镇集中展示贵州非遗项目,长沙雨花非遗馆和杭州手工艺活态馆集中展示手工艺类非遗,让游客能更深入地感受非遗魅力。非遗进一步融入旅游生态:与餐饮、住宿、购物等环节结合,形成完整体验链条。比如“非遗美食+”打造特色文旅餐饮体验空间,“非遗好物”成为游客乐于购买的旅游商品,使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都能感受非遗的魅力。这种深度体验新阶段的形成,主要受文旅融合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和代际人群更迭等多重因素影响。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追求更具文化内涵和参与感的旅游体验,非遗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也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