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物流车批量“上岗”在多方面推动了快递物流的降本增效,具体如下:降低人力成本: 减少人力投入:无人车可承担货物“最后一公里”配送等任务,像顺丰在深圳的80台无人车相当于替代了35名人力及35台传统接驳车辆。在农村地区,如崇阳县的无人快递车能完成2名司机、2台普通快递车的工作,每辆无人快递车每月可节省费用约1万元。 提高人员效率:对于快递小哥来说,无人车投入运营后,顺丰快递小哥的快件交接距离缩短40%,人力搬运频次下降20%,他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环节的工作,如收件、上门派件等,间接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入。提升运营效率: 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无人物流车可在夜间等人力不足的时段进行配送,填补空缺,提升配送效率和覆盖范围。例如,济南市首批25辆无人快递车上路,单车日均可完成5个往返,日均总行驶里程达6240公里,每日运输快件量高达8万票,综合效率提升30%。 优化配送流程:无人车的应用改变了快件流转的传统模式,实际应用场景从短途接驳拓展至区域集散、空地协同等多领域。如顺丰在福田区构建“无人机+驿站+无人车+地铁”低空 - 空铁轨联运物流运输网络,在宝安区打造“无人车+无人机+丰巢”空地协同物流中心,形成立体化智慧物流体系,使物流配送更加高效便捷。降低运营风险: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无人车配备了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能准确识别路况和障碍物,相比人工驾驶,可有效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减少车辆维修、赔偿等费用。 降低快件安全风险:无人车能规范行驶和操作,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快件丢失、损坏等情况,保障了快件的安全,降低了相应的损失成本。长期成本优化:专家表示,规模化运营后,无人物流车单次配送的边际成本递减,而且电力驱动等优势也能优化成本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长期来看将推动物流全链路降本增效,形成“效率提升 - 成本下降”的正向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