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特斯拉宣布完成全球首次全自动无人驾驶交付,一辆Model Y从得州超级工厂出发,独自穿越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最终精准抵达奥斯汀客户家门口,全程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这一事件既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存在一定的造势成分。具体分析如下:技术突破层面 达到较高自动驾驶等级:此次Model Y的自动交付路线涵盖复杂的郊区道路与住宅街区,达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即在特定条件下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仅次于最高等级L5。这一表现甚至优于谷歌旗下Waymo此前的无人驾驶测试,后者车辆仍需车内人员进行监督。 硬件平台与软件系统升级:交付车辆搭载了最新的HW5.0硬件平台,配备4颗4D毫米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和全新Dojo超算芯片,算力高达1.1EFLOPS,较HW4.0提升了5倍。FSD系统升级至V12版本,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能像人类驾驶员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做出驾驶决策,可应对如红绿灯识别、高速并线超车等多种复杂路况。 实际道路运行验证:车辆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约24公里的行程,最高时速达到115公里,用时30分钟,还能成功避让突发横穿马路的行人,并用车身摄像头记录事件上传至云端,为算法迭代提供数据支持,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次重要验证。造势层面 路线可能经过特殊规划:批评者认为此次交付可能是一场“可控的展示”,路线很可能是事先详细规划过的,不能完全代表在所有场景下都能实现这样的无人驾驶交付,特斯拉目前也尚未在实际运营中实现大规模无人交付。 安全隐患与监管问题并存:特斯拉Autopilot系统此前已因涉及多起事故遭受调查,此次“无人驾驶交付”完全缺乏人工兜底机制,加大了事故发生后的法律和监管风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表示将对此次交付进行调查,重点关注测试流程的合规性。 商业推广与行业竞争需要:特斯拉计划将全自动交付推广至更多车型,并加速Robotaxi服务部署,奥斯汀试点的Robotaxi车队将在三个月内扩展至1000辆。此次无人驾驶交付可能是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的重要铺垫,同时也能在竞争激烈的自动驾驶领域吸引更多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其未来的商业布局造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