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加速跑”的态势,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具体情况如下: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710亿元。2024年1-8月,新能源车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1倍,出口额同比增长2.6倍。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力拉动1-8月合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连续4个月位居万亿GDP城市第一。整车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实现外资巨头、央企造车、造车新势力、地方自主品牌、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形式“全满贯”,支撑合肥新能源汽车“3+N”产业发展格局初现,由千亿向万亿迈进。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合肥本土汽车企业产销情况亮眼,如安凯客车2025年1-4月销量同比增长111.73%,蔚来4月交付新车同比增长134.6%,环比增长31.6%。此外,大众汽车持续加码投资合肥,福耀集团合肥生产基地也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57.5亿元。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合肥聚焦关键技术,发挥大院大所创新资源优势,共建6家汽车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60家,半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智能座舱芯片等技术全球领先。蔚来拥有全球研发人员11000人左右,专利总数达9500项,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成功流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全量发布。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6月底,合肥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1万台,车桩比1.41∶1,初步形成城区两公里充电服务圈,肥西、长丰两县实现公用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同时,通过建设市级统一的充电运营监管平台,实现了覆盖全市、方便快捷的“充电一张网”。营商环境优越:合肥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等,成立“双招双引”工作专班等,强化部门和区域联动。还组建5000亿元的基金丛林,其中汽车产业专业基金16只,总规模超600亿元,给予企业全周期、全要素政策支持。比亚迪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创造了“合肥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