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蜜糖?美企砒霜!”反映的是美国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表面上看似对企业有利,实则给美企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使其遭受损失或陷入困境。以下是相关案例说明:关税政策:特朗普政府热衷于征收关税,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保护美国企业、推动“美国优先”政策。然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例如,美国达美航空为规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得不将在欧洲新购的空客A321neo拆解,将美国产发动机运回美国装在旧机上,而欧洲产的机身及其他部件暂时不运回美国,给企业运营带来麻烦。另外,根据2025年7月25日《经济参考报》报道,通用汽车公司财报显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导致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损失1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暴跌35.4%至19亿美元。芯片补贴政策:美国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看似向芯片企业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行业补贴及投资税抵免优惠,是一项利好政策,但实则充满“毒丸条款”。申请补贴的企业不仅要提交半导体“收益率”等敏感的核心商业机密,还面临利润分享问题,若利润超过预期,美国将收回部分补贴,最高不超过补贴总额的75%。同时,在美国建造及运营芯片工厂成本高于亚洲地区,通胀还会进一步推高成本,稀释补贴优惠。此外,获得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中国大陆“实质性扩大产能”,这给三星电子等在华有大量投资的企业带来潜在损失,让台积电、三星电子等企业敢怒不敢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