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家电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核心业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实现结构性突破。以下是基于财报数据与行业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核心业务增长结构:暖通空调领跑,冰洗业务稳中有升1. 暖通空调业务 作为营收占比最大的板块(48.02%),暖通空调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36.9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中央空调多联机以超20%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新风空调销售额占有率达43.9%,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技术创新方面,日立品牌推出的智墅全感AI地面调温系统、海信自研的智慧暖通ECO-B2.0系统(获2025年中国制冷展唯一金奖),以及首创的双向新风换气技术(新风置换效率提升21%),共同推动产品竞争力提升。2. 冰洗业务 冰洗业务营收153.92亿元,同比增长4.76%。容声冰箱通过“真空保鲜”等差异化技术,高端+中高端产品线份额达12.7%,零售额同比增长9.7%;海信冰箱则以8.6%的增速巩固基础市场地位。洗衣机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国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增37.58%,中高端市场份额翻倍,全球首台4合1热泵洗烘一体机“棉花糖Ultra全家筒”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技术标杆地位。3. 其他业务 以汽车空调压缩机、综合热管理系统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66.13亿元,同比增长8.89%,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市场格局:海外市场成增长引擎,国内高端化转型加速1. 海外市场逆势扩张 境外收入达204.51亿元,同比增长12.34%,显著跑赢整体营收增速,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1.45%。欧洲市场借势2025FIFA世俱杯营销,收入增长22.7%,空调业务增速达34.5%;美洲区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收入增长26.2%,洗衣机、中央空调增速分别达71%、59%。中东非、东盟等新兴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中东非家电业务收入增长28.9%,东盟区空调自主品牌收入占比突破80%,对开门冰箱销量增长46%。不过,海外业务毛利率仍偏低(11.4%),与美的(26.8%)、海尔(25.4%)等头部企业存在差距。2. 国内市场高端化突破 尽管国内营收同比微降0.31%,但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新风空调安装结单量飙升83%,线上线下零售额分别增长14.8%和42.2%;高端套系收入同比增长48%,容声冰箱6款产品跻身行业销售TOP10。政策层面,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对高端节能产品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海信因产品结构适配不足,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三、财务健康与战略举措:现金流改善与技术投入双轮驱动1. 财务指标优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增153.43%至53.22亿元,为理财与研发投入提供了充足资金。不过,资产负债率升至73.9%(负债552.98亿元/资产748.13亿元),需关注债务结构优化。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达34.47亿元(占营收3.72%),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多项专利技术(如Halbach阵列磁悬浮外转子电机技术、仿生水离子电极技术)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3. 全球化与本地化协同 通过“研发本地化、制造本地化、营销本地化”策略,海信在墨西哥、欧洲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规避关税风险并提升区域响应速度。越南同奈工厂的投产标志着东南亚布局进入规模化阶段,未来将辐射东盟及欧盟市场。 四、行业对比与风险挑战1. 竞争格局分化 国内空调市场“三巨头”(美的、格力、海尔)合计占据73.6%的零售额,海信以差异化技术稳居二线头部。海外市场方面,海信凭借赛事营销与本地化运营实现增长,但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需通过高端化与供应链优化提升盈利能力。2. 风险与应对 国内消费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仍是主要挑战。海信通过“全球化+技术”双引擎战略应对,一方面加速海外高端市场渗透,另一方面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如健康空调、智能家电)。 五、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半年报发布后,海信家电股价短期内承压(港股下跌超6%),反映出市场对增长动能减弱的担忧。然而,公司在新风空调、多联机等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为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机构预测,随着第三批国补资金投放与全球经济复苏,海信有望通过技术溢价与精益运营实现增长破局。总体而言,海信家电2025年上半年的稳健增长,印证了其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战略上的前瞻性布局。未来,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深化高端市场渗透,将成为其持续领跑行业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