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在机器人领域有着积极的探索与发展,从早期应用工业机器人到如今研制人形机器人,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如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历程: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应用机器人技术的用户之一。2006年,中联重科起重机械工厂率先引入可编程工业机械臂,主要用于起重机零部件的焊接作业。2019年起,公司大规模使用具备感知与移动能力的自适应机器人,如带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机械臂、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集成建设了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用了超过2000个工业机器人,实现了从钢板入库到出库等整个流程的全生命周期追溯与调度,达成多品种、小批量的重型装备超大规模敏捷制造。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果:截至2025年8月,中联重科已研制了三款人形机器人,包括两款轮式和一款双足版本。这些人形机器人已初步实现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基本动作,如端茶倒水、拌沙拉等,还能在工厂物流环节进行搬运、为装配环节上下料,以及在质检环节利用自身携带的视觉系统及专门的质检设备对零部件进行检测。相关技术突破:在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中,中联重科技术团队攻克了5项关键技术难题,包括全场景多模态跨尺度的环境感知与行为意图理解技术、“视觉+力觉+触觉”的多模态感知融合控制通用抓取方法,以及本体安全感知的双臂协同操作运动规划技术等,还成功研制出支持具身智能的AI原生云平台。未来规划:中联重科计划通过软硬件协同进化形成新的生产模式,让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从多品种、小批量的超大规模敏捷制造,进化到未来的单件个性化定制,打造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的新型智能工厂。未来,公司将持续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拓展智能制造新边界,构建未来产业“第三增长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