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财政部公布了2025年前7个月的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折射出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以下是对前7月财政数据的详细解读:财政收入总体情况: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其中,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月度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3.1%。税收收入情况: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来看,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约4.26万亿元,同比增长3%;国内消费税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1%;个人所得税9279亿元,同比增长8.8%;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约3.06万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此外,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反映出资本市场交易较为活跃。非税收入情况:前7个月,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今年以来持续下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前7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528亿元,同比下降1.8%,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950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情况: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涨幅较上半年持平。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和健康支出同比分别上涨9.8%、5.7%和5.3%,涨幅处于较高水平。总体而言,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持续回升,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反映出经济向好向优态势。同时,在财政收入总体回暖以及政府加快发债支撑下,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