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印证:中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的多维透视2025年以来,在中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制造业景气水平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从PMI到工业增加值,从企业利润到用电量,多维度数据形成共振,共同印证了制造业复苏进程的持续深化。## 核心景气指标:PMI连续回升,生产扩张动能增强作为制造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变动趋势直观反映行业运行态势。2025年9月,中国制造业PMI达到49.8%,较8月提升0.4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且三季度指数均值(49.5%)较二季度及去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复苏基础不断巩固。从分项指数看,生产端表现尤为突出。9月制造业生产指数攀升至51.9%,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不仅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更带动相关产业链活跃度提升。其中,采购量指数同步升至51.6%,从业人员指数回升至48.5%,反映企业生产备货意愿增强,劳动力市场边际改善。需求端虽仍处收缩区间,但回暖迹象明显,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至49.7%,出口订单指数亦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8%,显示内外需压力均在缓解。结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景气回升的核心力量。9月高技术制造业PMI稳定在51.6%,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1%以上,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已连续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PMI更是跃升至51.9%,生产指数突破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等细分领域产销两旺,充分体现高端制造对行业景气的引领作用。## 生产与效益:增加值增速加快,企业盈利显著修复工业生产数据进一步印证制造业活力提升。2025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其中8月单月增长5.2%,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更是达到5.7%,高于整体工业0.5个百分点。细分领域中,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8月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5.6%,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速达12.0%,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分别增长9.9%和9.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位居前列。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是景气回升的关键佐证。2025年1-8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4%,较1-7月加快2.6个百分点,不仅扭转了5月以来的累计利润下降态势,更带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1-8月增长0.9%)。从月度数据看,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激增20.4%,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制造业作为主力板块,盈利修复速度尤为突出。分行业看,利润增长呈现“多点开花”特征。原材料制造业受需求回暖、价格回升推动,1-8月利润同比大增22.1%,其中钢铁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837亿元,有色行业利润增速加快至12.7%;消费品制造业同样由降转增,1-8月利润增长1.4%,酒饮料茶、农副食品行业增速分别达19.9%和11.8%。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规模企业盈利均有改善,私营企业利润增长3.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反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效果逐步显现。## 结构升级与动能转换:新产业引领增长,传统行业企稳回升制造业景气改善的深层逻辑在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增长“新引擎”,2025年8月增加值同比增长9.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8.5%,飞机制造、生物药品、电子专用设备等细分领域增速均突破10%。数字产品制造业同步发力,8月增加值增长8.6%,高于整体工业3.4个百分点,体现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口优势持续巩固,带动相关产业链活跃度提升。以用电量数据为例,2025年8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创年内月度新高,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达9.1%,安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更是激增23.2%,装备制造业对当地制造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江苏车载智能设备、广东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实现87%和8.3%的高速增长,印证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传统行业的企稳回升为制造业景气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8月,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创近18个月新高,其中有色行业增长9.1%,化工、石油加工行业增速分别达7.6%和10.2%。钢铁、建材等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较7月提升3.7个百分点,反映传统产业需求逐步回暖,与新兴产业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政策与市场共振:多重因素推动景气持续改善制造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宏观政策发力与市场机制协同作用。在政策层面,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持续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为企业营造了更优质的发展环境;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经营压力,推动私营企业利润增速加快。市场层面,需求回暖与成本优化形成良性循环。2025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带动营业收入利润率回升至5.8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成本压力缓解叠加订单回暖,推动企业扩大生产,9月制造业采购量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上升1.2和1.4个百分点,形成“需求改善-生产扩张-盈利提升”的正向反馈。展望未来,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效应持续释放,叠加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推进,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尽管小型企业PMI(48.2%)仍处收缩区间,需求端恢复力度仍需加强,但生产端的强劲增长、企业盈利的持续修复以及新动能的快速崛起,已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