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意义
国内首套110千伏主网自愈系统的投运是电力系统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自愈系统能够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做出反应,通过自动化技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隔离故障区域,同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复电效率快95%这一成果意义重大。在传统的电网故障处理中,可能需要人工排查故障、手动操作开关等一系列复杂流程,耗时较长,会导致停电区域的用户长时间受停电影响,对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原理与实现
故障检测与定位
自愈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在110千伏主网的各个关键节点(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安装智能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相位等电气参数的变化。一旦电网发生故障,例如短路故障时,故障点附近的电流会瞬间增大、电压骤降等,传感器会迅速捕捉到这些异常信号。
通过对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智能算法(如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算法、故障电流方向比较算法等)准确地定位故障点。例如,故障电流方向比较算法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时电流的流向变化,确定故障所在的线路段。
故障隔离
在确定故障点后,自愈系统中的智能开关设备(如智能断路器、负荷开关等)会按照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动作。这些开关设备具有快速切断电路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将故障区域从电网中隔离出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避免影响到更多的用户和设备。
恢复供电
系统在隔离故障区域后,会迅速重新规划电网的拓扑结构,通过调整其他正常运行的开关状态,将非故障区域重新连接到电源侧,实现快速复电。这一过程需要对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有精确的把握,以确保重新构建的供电网络能够稳定运行。自愈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计算出最优的开关操作顺序,指挥开关设备动作,从而提高复电效率。
应用前景与影响
提高供电可靠性
对于工业用户来说,减少停电时间可以避免生产设备突然停机带来的损失,如化工企业中连续生产的生产线因停电可能导致原材料报废、生产设备损坏等问题;对于居民用户,能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因停电带来的诸如家电损坏、生活不便等困扰。
推动智能电网发展
110千伏主网自愈系统的投运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其强调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自愈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可以为更高电压等级电网自愈技术的研发以及整个智能电网的架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能源转型的支持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接入比例不断提高。这些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自愈系统能够快速应对因新能源波动可能引起的电网故障,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促进能源转型的顺利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