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5月14日晚,“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首期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34个国内外科研团队,历时10年完成。相关研究解开了东南亚人群的遗传演化之谜,主要成果如下:构建完整数据集:研究团队深入东南亚雨林腹地,系统采集涵盖5大语系、6个国家的30多个族群样本,成功完成3023例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构建了目前最完整的东南亚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SEA3K。发现独特基因突变:发现众多东南亚人群适应热带环境的独特基因突变。比如,有的突变能调控皮肤色素,以抵御强紫外线;有的突变可以减轻雨林中的蚊虫叮咬反应;有的突变则可以促进生成卷发,加速散热。揭示古人类基因渗入:首次在东南亚人群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3次基因渗入的遗迹,重新定义了人类史前演化的地理边界,表明丹尼索瓦人可能曾广泛分布于从西伯利亚至东南亚的辽阔地区。该研究成果标志着全球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突破,填补了全球基因组“南方盲区”,为解析人类表型与环境互作机制、热带疾病遗传基础提供了关键支撑,对推动区域精准医学、跨境民族健康治理具有重大科学与社会意义。同时,该研究作为中国主导的跨国合作范式为解析人类生物多样性树立了新标杆,是“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典范。目前,团队已正式启动二期工程,致力于构建覆盖东南亚全域的万人级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