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如今一年连关三家,不再红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线上冲击与成本压力 电商竞争激烈:进入信息时代,PC、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居民阅读率下降,同时电商凭借低价满减优惠券等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据统计,在图书零售市场的四大渠道中,实体书店占比仅有13.99%,不足线上渠道的三分之一。 租金成本过高:网红书店通常选址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地段,如茑屋书店所在的上海静安MOHO商场,虽然商场开业初期有一定的客流量,但随着整体商业环境的变化,商场空置率上升,书店的租金压力却依然存在,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经营模式缺陷 过度依赖线下:网红书店初期靠高颜值设计吸引大量线下客流,但线上布局不足,当线下客流受到影响时,缺乏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其“书店+咖啡+文化创意产品+特色空间”的复合业态,虽然看似多元化,但实际上书店既不是咖啡、文创的生产者,也不是品牌方,在这些领域缺乏竞争力,无法与专业的咖啡店、精品店等抗衡。 成本投入巨大:网红书店为了追求“最美”“最网红”的效果,在装修和空间设计上投入大量资金,形成了重资本投入的模式,对资金链的要求很高。例如言几又2018年西安迈科中心一个书店就投入了1.4亿元,如此巨大的投入使得书店在面临市场变化时,抗风险能力较弱。消费者行为变化 打卡心态主导:许多消费者到网红书店是抱着打卡拍照的心态,拍完照发完朋友圈就不再光顾,真正有阅读和购书需求的人占比相对较低。这种打卡行为带来的只是短期流量,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 阅读习惯改变:尽管阅读需求一直存在,但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和购买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人选择通过电子设备阅读,或者在网上购买图书,这使得网红书店的图书销售业务受到冲击。品牌同质化严重 缺乏独特内容:众多网红书店在装修风格、业态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都以高颜值设计和多元业态为主,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差异化的服务。当新鲜感消退后,消费者很容易对这类书店失去兴趣,转而寻找新的打卡地。 选品缺乏特色:网红书店在图书选品上往往不够精准和专业,书籍陈列也不够合理,黄金位置常摆放老书、外文书或高价精装书,难以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图书的需求。外部环境影响 合作方风险:一些网红书店依赖特许加盟模式,或者与特定的商业集团合作,当加盟商业务调整,或者合作方出现经营危机时,书店的运营也会受到影响。例如茑屋书店西安店就因迈科集团破产重组而面临更大的经营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