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舆说024年度政法网络舆情特征(节选)》由法治网舆情中心发布,其从2024年收录的1028起政法热点事件中,筛选出191起具有代表性的热点舆情事件进行观察,总结出了2024年政法舆情的总体特征。具体内容如下:舆情来源: 网络媒体为首要“策源地”:网络媒体连续四年居于政法舆情首要的“策源地”,2024年发端于网络媒体报道的政法舆情事件占比接近三成,其中超过40%的舆情事件来自地方性网络媒体。一些案事件当事人会主动向网络媒体投稿爆料,如山东济南大学生与醉汉冲突事件等经报道后掀起舆情。 短视频影响力扩大:短视频是政法舆情第二大来源,占比26.2%,较2023年大幅提高。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爆料重要平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内容易产生舆情,如奔驰车男子加塞打砸引擎盖等事件。同时,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导致网络乱象频发,政法机关不时被裹挟其中。 微博仍具重要性:微博自2023年起退居政法舆情发源平台影响力第三位,但重要性不容忽视。2024年经律师、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曝光而发酵的热点政法舆情,占微博平台舆情的三分之一。舆情起因: 执法司法活动受关注:执法司法活动以过四成的比重成为政法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公众期待执法司法机关在面对争议性事件时能公正调查、积极处置。 突发案事件舆情烈度高:突发案事件引发的政法舆情数量占比达39.3%,其中刑事案件与公共安全事件占比近九成。个体情绪引爆的突发事件与极端个案较为典型,如山东青岛女子逆行打人事件等。重大恶性案件社会影响广、危害大,舆情烈度更高,如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等。 干警言行问题引发舆情:因政法干警个人言行不当引发的舆情事件有17起,如昆明长水机场外地民警向旅客索要“买烟钱”等。此外,政法干警网络实名举报类舆情较为敏感,政法机关日常工作也受到舆论审视。舆情类型: 社会热点舆情多发:社会热点案事件数量占比达到41.4%,远超其他类型。舆论密切关注此类事件的责任划分、处置进展等话题,政法机关依法处置可收获舆论认可。 执法问题类舆情相对突出:执法问题是2024年度政法舆情中的第二大类型,占比16.2%,主要包括政法机关过度执法或是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但较2023年,执法问题类舆情比重整体降低,政法机关执法规范性有所改善。此外,该报告还指出2024年涉警舆情多发,舆情烈度高、影响范围大。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收效显著,但执法领域负面舆情风险仍处于高位。同时,政法舆情还呈现出社会舆情被贴上标签、热点案事件泛化、流量导向滋生虚假信息等舆论热点演变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