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具有深远意义和多方面内涵: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概念与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规模挑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未曾有过的。这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解决庞大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众多民生问题,同时也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现代化成果。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贫富分化加剧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物质丰富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西方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模式,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通过对外扩张和掠夺实现的,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奋勇争先的主体及要求
政府层面
政策引领与创新
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配置。例如,为推动科技创新,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如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在制度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如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企业和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天津和河北承接相关产业转移并实现转型升级,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同布局等措施,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倾斜等方式,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条件,提升其发展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进步。
企业层面
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像华为公司,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5G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领域,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通信技术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例如,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创新电子商务模式,构建了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运营模式,还带动了物流、支付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现代化转型。
社会责任担当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如一些制造业企业加大环保设备投入,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绿色化。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例如,腾讯公司设立公益基金会,在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医疗救助等方面开展众多公益项目,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积极作用。
个人层面
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要通过参加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掌握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职场人士积极学习相关的编程和算法知识,提升自己在数字化时代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个人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如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凭借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取得成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广大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基层建设,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许多青年大学生到西部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医疗、扶贫等工作,为推动当地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影响身边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