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投资者大举买入中国股票,是基于对中国股票估值优势、科技发展潜力、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利好以及市场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具体如下:估值优势:与美股同类型的核心资产相比,中国核心资产存在显著低估。例如宁德时代连续8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第一,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但它们的市值与特斯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投资性价比高,对于追求价值投资的韩国股民吸引力巨大。科技发展潜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引发全球新一轮AI浪潮,同时在自动驾驶算法、AI芯片等方面成果显著;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14nm制程良率达95%,北方华创等设备商加速国产替代。韩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科技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因而积极买入相关股票。经济基本面向好: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30万亿台阶,GDP同比增长5.0%,经济基本面向好,为股市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韩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势能充满信心,认为中国股市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政策利好: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发展、鼓励科技创新、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股市注入了强心剂。这让韩国投资者看到了中国股市的发展潜力,增强了他们投资中国股票的信心。市场表现优异:2025年以来,全球主要市场分化明显,韩国综合指数涨幅仅约2.11%,而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涨幅度较大,万得中概股100涨幅超15%,阿里巴巴、快手上扬超50%,中芯国际、小米集团涨逾40%,赚钱效应显著,吸引了韩国投资者的资金流入。投资便利性提高:中韩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沪港深股通、ETF互通机制等降低了韩国投资者的投资门槛,使他们投资中国股票更加便捷,促进了韩国资金对中国股票的买入。产业对标思维:韩国投资者的选股逻辑体现出明显的产业对标特征。在动力电池领域,韩国有LG新能源等企业,因此全球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成为其关注焦点;在消费电子领域,韩国投资者将小米与三星进行类比,认为小米在性价比和创新能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从而买入相关股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