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安溪茶乡可以感受到的科技创新力量的多个方面: 茶树品种培育与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安溪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培育出了金观音、黄观音、云霄黄观音等茶树新品种。例如金观音是铁观音和黄金桂杂交产生的无性系新品种,具有繁殖力强、抗性和适应性好、产量高且质量优的特点;黄观音由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成,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特强,种植成活率高,这些新品种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种质资源圃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对原有的茶树种质资源圃进行了扩容与升级,将其逐步建设成为一个集数字化、国家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领先茶树种质资源圃,可收集和保存3000份以上全球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育种学等相关课程提供实践教学基地。 茶园管理智能化卫星监测:2022年“安溪铁观音一号”“安溪铁观音二号”两颗卫星发射升空,通过卫星从高空中对茶园种植、茶树长势、土壤及环境等进行大范围监测,为茶农科学种茶和安溪“数字茶业”的系统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茶农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推动茶园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智慧茶园管理体系:安溪县持续推动“茶园布控气象监测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茶园虫情测报系统”的智慧茶园管理支撑体系,实现了对茶园环境、茶树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同时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狗等新装备也在茶园生产端得到应用,提高了茶园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茶叶生产加工智能化智能化生产线:八马茶业的第六代“5G+”智能化茶叶生产线,从鲜叶投入后,到摇青再到烘焙,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每道工序参数实时监测,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倍,良品率超99.5%。智能加工厂:福建农科院开发建设的乌龙茶智能加工厂,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自动控制、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性重构乌龙茶“智能化”加工全流程,实现乌龙茶全程自动化生产,单厂年产能可达3000吨,相当于传统作坊的10倍规模。 茶叶采摘机械化采茶机器人: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队、安溪茶校及县人工智能协会联合研发的采茶机器人,借助宇树机器人的先进技术,加入北斗高精度定位与AI算法,可精准识别茶树生长状态,未来将实现毫米级精度采摘,有望破解传统茶园人力依赖高、效率低的难题。 茶叶保鲜与物流技术创新液氮保鲜技术:日春茶业采用先进的液氮保鲜设备,使茶叶迅速降至低温状态,实现快速保鲜,并在低温环境中完成包装与储存,成功锁住铁观音“鲜爽味”,破解了高端茶叶的存储保鲜难题。 茶产业与其他领域融合创新茶产业+影视:依托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成立,已完成40多部老电影修复,部分修复影片入围多个国内外电影节,推动了安溪影视产业发展,也为茶产业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茶产业+航天:安溪建成了全国首个商业遥感地面接收站,并成功发射了安溪铁观音一号、二号卫星,还将发射多颗卫星进行全球组网,打造空天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建设院士工作站、空天科技旅游基地等,打造通导遥一体化产业集群,推动茶产业与航天科技融合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