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方案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因行业和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一些地区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市场监管领域: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检查企业是否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是否针对关键风险点开展隐患自查。 生产许可与认证管理: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证后监督,开展获证产品认证有效性抽查。 产品质量排查:对消防产品、建筑保温材料、电动自行车等23类84种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登记造册,制定风险隐患现场排查工作指南,开展现场排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依托“技防+人防”,开展网售产品质量排查监测,及时下架处理不合格产品。安全生产领域: 建筑施工安全:排查既有建筑是否擅自改变规划用途和使用功能,农村房屋是否违规选址建设、超负荷使用等;检查建筑工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如“三宝、四口、五临边”等是否落实,燃气管道、消防器材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交通运输安全:排查“两客一危一货”、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道路交通设施隐患,如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是否缺失、损坏。 校园教育安全:排查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情况,实验室安全工作情况,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建设情况等。 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排查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是否落实,烟花爆竹生产制作企业和销售经营商户是否证照齐全、消防器材和设施是否齐备、堆放仓储是否符合规定等。 消防安全:排查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符合要求,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 用火用电安全:排查野外用火情况,如农户燃烧秸秆等,以及农户私自搭电线、学校和养老院等场所的用电安全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