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家族式金融贪腐链通过构建腐败网络、违规资金运作、破坏内部监管等方式,给光大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其正常运营和发展,具体如下:构建家族式腐败网络:李晓鹏凭借其在金融机构的显赫履历,掌握人事布局的绝对权力,构建了以乡情和血缘为纽带的腐败网络。在执行层,他将“河南老乡圈”的人系统性地安排在贷款审批、项目投资等关键岗位,形成高度排他的利益团体。在核心层,由家族成员构成“作业链”,其子利用父亲的光环专门对接利润丰厚的房地产项目,3年内从光大集团揽下28个地产项目;其妹夫张有赋则专门处理具体的利益输送和关系维护,累计受贿高达1500万元。违规向恒大注入资金:2021年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后,李晓鹏不仅没有收缩与恒大的合作,反而推动追加贷款。他以政府不会允许头部房企轻易倒下为由,要求风控部门对恒大的贷款申请采取“特事特办”流程,简化审批环节。2021年8月,光大信托向恒大旗下项目注入30亿元资金,10月,光大银行批复20亿元贷款给恒大在武汉的项目,到2021年底,光大系统对恒大的总融资余额已超过450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明股实债”模式提供的。利益输送与资金套取:李晓鹏家族成员通过代持股份和关联交易等方式,从恒大的多个项目中套取巨额资金。2019年至2021年间,李晓鹏的儿子控制的私募基金在恒大项目中持有隐性股权,最终套现超过4000万元,他的两个妹妹经营的地下钱庄为恒大关联公司提供资金周转服务,赚取约2000万元的利息收入。破坏内部监管体系:李晓鹏在光大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腐败生态系统,将外部的制度监管彻底架空。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光大集团落马的12名高管中,有7人是李晓鹏的老乡,他们依靠李晓鹏的提携迅速升迁,成为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使得腐败行为能够顺利进行。造成巨额坏账损失:由于恒大债务违约,光大集团计提了巨额坏账准备。2023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因恒大债务违约,光大计提了230亿元的坏账准备,这一数字相当于集团过去五年净利润的总和,直接将公司拖入经营困境。此外,李晓鹏任职期间违规操作导致坏账规模达683亿元,给光大集团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