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投服中心:以制度革新驱动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跨越资本市场纠纷化解机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质量变革。中证投服中心近期全面修订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证券期货纠纷调解规则》,标志着我国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正式从"有保障"的基础阶段迈向"更优质"的发展新阶段。这场变革不仅回应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更为2.3万名中小投资者挽回损失超43亿元的实践成果提供了制度升华的契机。## 制度革新:构建调解升级的"四梁八柱"新版《调解规则》的出台绝非偶然,而是立足十年调解实践的制度创新。截至2024年底,中证投服中心已累计受理纠纷2.77万件,调解成功2.09万件,在纠纷总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平均调解期限仍稳定在32天左右。这种"量增质稳"的发展态势,为制度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精准化的受理体系成为新版规则的首要亮点。修订后的规则明确将调解范围扩展至资本市场全领域民事纠纷,既涵盖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涉众型纠纷,也包括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的个案纠纷。尤为关键的是,规则首次明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收到调解参与通知书应当参与调解,这一法定强制调解制度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调解参与率不足的痛点。同时,通过明确排除生效判决已确认权利义务、已调解结案等不予受理情形,实现了纠纷筛选的精准化,使有限的调解资源能够集中服务于真正需要的投资者。四级程序体系的构建彰显了效率导向的改革思路。在原有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小额速调程序基础上,新增的"疑难复杂程序"专门应对重大涉众型、复杂新型纠纷。这种分级分类处理机制,通过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标准,实现了"繁案精办、简案快办"的效率目标。江苏地区的实践表明,这种程序分流机制使涉众型纠纷的平均处理周期缩短了15%,而小额纠纷的即时化解率提升至78%。全链条管理机制为调解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新版规则增设"调解组织与调解员"专章,构建了覆盖35家调解站的全流程管控体系。这些与全国各证监局、地方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调解站,统一服务标识和工作标准,形成了"1+35"的全国调解网络格局。在调解员管理方面,通过明确学历背景、从业经验等任职资格,建立"专业培训+个案小结+回访抽查"的全链条管理机制,打造了一支由500余名证券期货行业专家、高校学者、资深律师和退休法官组成的专业队伍。## 实践创新:地方探索形成的"多元解法"全国35家调解工作站的创新实践,为调解工作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基层经验。江苏地区构建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行业调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展现了跨部门协同的强大效能。2024年4月成立的江苏资本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南京中院合作设立的全国首家证券融合法庭,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纠纷化解体系,使当地资本市场纠纷的诉讼转化率下降了22%。浙江工作站的精准化调解模式同样颇具特色。通过建立案件分类数据库和调解回访制度,浙江地区不仅实现了纠纷的专业化处置,更有效防止了矛盾反弹,投资者满意度提升至91%。在宣传推广方面,浙江工作站创新利用杭州地铁站、支付宝平台、华数传媒端口等多元渠道,使调解服务的群众知晓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为调解工作的优质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数字化转型为调解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中证投服中心打造的"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在线调解平台",实现了调解申请、证据提交、协商沟通、协议签署等全流程"掌上调解"。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不仅降低了投资者的维权成本,更使调解服务的时空覆盖率得到质的提升。数据显示,在线调解平台的使用率已达68%,平均为每位投资者节省维权时间成本约4.2个工作日。诉调对接机制的深化进一步拓宽了纠纷化解渠道。目前,中证投服中心已与98家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关系,推动"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创新方式的实践运用。12386投诉直转调解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信访工作与调解工作的无缝衔接,使信访纠纷的调解转化率达到37%,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成效与展望:迈向资本市场治理新境界调解工作的优质化升级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9月,中证投服中心累计为2.3万名中小投资者挽回损失超43亿元,占资本市场调解获赔总量的五成以上。2024年的调解数据尤为亮眼,全年受理纠纷5760件,结案5416件,调解成功率高达85.43%,投资者获赔4.47亿元。这种高成功率背后,是调解工作专业性和公信力的显著提升。从"有保障"到"更优质"的跨越,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反映在调解工作角色定位的深刻转变。中证投服中心总经理卢文道提出的"六个一"工作思路,清晰勾勒出调解工作的发展蓝图: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目标,厚植服务情怀,完善全国网络,规范标准体系,优化调解员队伍。这一思路表明,调解工作已从单纯的纠纷解决机制,升级为资本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未来调解工作的优质化发展将聚焦三个方向。一是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通过分层分类的调解员培训体系,重点加强新型金融产品纠纷、跨境证券纠纷等领域的专业能力建设。二是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进一步优化在线调解系统功能,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纠纷分类和调解方案生成,提升调解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协同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深化与监管部门、司法机关、行业协会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纠纷化解共同体。中国证监会法治司一级巡视员范中超指出,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中证投服中心推动的调解工作升级,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优质化的调解机制不仅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权益保障,更将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随着新版《调解规则》的全面实施,我国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正迈向一个更加规范、高效、专业的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