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将“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为核心举措之一,旨在通过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下从方案背景、核心内容、实施保障及战略意义四方面展开解读: 一、方案出台背景与衔接政策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并非全新部署,其政策脉络可追溯至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截至2025年7月,设置新增资源量指标的36个矿种中,绝大多数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此次八部门方案是在前期成果基础上,结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需求的深化落实。从行业背景看,我国铜、铝等大宗金属及锂、镍、钴等新能源关键矿种国内供应不足,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资源保障压力持续增大,亟需通过找矿突破与资源高效利用破解瓶颈。 二、核心目标与重点任务# (一)阶段性目标方案明确2025-2026年的量化指标,包括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二)找矿核心任务1. 重点矿种聚焦:将铜、铝、锂、镍、钴、锡等作为调查勘探核心,覆盖传统大宗金属与新能源关键矿产,形成一批找矿新成果。例如,江西、四川重点勘查硬岩型锂矿,青海、西藏主攻盐湖卤水型锂矿。2. 矿业权管理优化:完善竞争性出让方式,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同时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项目落地周期。3. 技术攻关支撑:支持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提高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与综合利用率。 三、实施保障与配套措施# (一)多元主体协同政府层面:八部门联合地方政府建立协调机制,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指导组赴24个省区解决勘查技术、工程部署难题。市场层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十四五”期间矿产勘查累计投入超4000亿元,社会资金占比超90%;支持民企参与海外资源项目,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二)资源循环利用在新增资源勘查的同时,强化废铜、废铝等传统固废及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的综合利用,构建“找矿增储+再生循环”双保障体系。# (三)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超高纯金属、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建设中试平台加速技术转化;推进绿色矿山、数字化矿山建设,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四、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1. 保障国家战略安全:通过铜、锂等关键资源自主可控能力提升,降低对外依存度,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提供稳定资源支撑。2.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与绿色发展要求将倒逼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3. 激活市场投资潜力:矿业权优化配置与社会资本激励政策,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勘查开发领域,头部企业如中铝集团已明确将加快新矿山建设与海外资源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