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已通报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这是8月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首次落地实施,全行业107家参评公司(母子公司合并评价)的评级分布及制度调整核心内容如下: 一、整体评级分布2025年评级结果延续了行业“稳中有进”的格局,各类别数量占比与近年基本持平:A类公司(53家):占比约50%,其中最高评级AA级14家,凸显头部券商在合规风控、业务创新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标杆优势;B类公司(43家):占比约40%,作为行业中坚力量,多数机构在合规底线之上实现稳健经营;C类公司(11家):占比约10%,主要因合规瑕疵、风险管理薄弱等问题被扣分,需通过整改提升评级。 二、评价体系核心调整新规以“促功能、提质量、差异化”为导向,从四维度优化指标体系,具体变化如下:1. 持续合规状况:强化监管措施与行政处罚的扣分力度,将券商分支机构、子公司及董监高的违规行为全面纳入评价,对行贿受贿、违规代客理财等问题从严扣分;2. 业务发展状况:新增多项加分指标,包括参与互换便利业务、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权益类基金销售及基金投顾业务等,鼓励券商引入中长期资金、服务居民财富管理;3. 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资本充足、信息技术、客户权益保护等6大类47项指标全面考核,对风控薄弱公司“应扣尽扣”;4. 专项工作情况:将“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实情况、北交所改革参与度、民企融资支持等纳入加分项,延续行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履行等评价维度。 三、监管导向与行业影响1. 引导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并购重组业务加分力度,延续投行执业质量、新股定价能力评价,推动券商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作用;2. 鼓励差异化竞争:中小券商可通过特色业务(如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细分领域投顾)实现弯道超车,避免与头部机构同质化竞争;3. 严监管与弹性结合:对主动自查整改的券商减轻扣分,同时严禁将评级用于广告营销等商业用途,确保评价结果仅用于监管及自律场景。 四、后续安排证监会将通过编发监管动态、专题培训等方式解读评价规则,进一步提升标准透明度。业内预计,随着新规落地,行业资源将向合规能力强、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的机构倾斜,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官方尚未公布AA级券商具体名单,后续可关注证监会及证券业协会公告获取详细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