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坚黄金周:国网福州14项主网工程假期建设全景观察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国庆中秋双节的团圆氛围中时,福州大地上14个电力建设工地正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组织324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在官坂220千伏变电站、闽清220千伏白中线路等工程现场,用汗水诠释责任担当,以实干推进电网升级。这场跨越黄金周的建设攻坚战,不仅是福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更折射出能源保障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 重点工程建设现场直击在连江官坂22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现场,数十名施工人员正专注于配电楼基础模板安装和电缆沟拼装焊接作业。作为福州东北部电网升级的关键节点,该变电站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连江沿海地区的供电可靠性,为当地临港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电力支撑。与此同时,闽清县金沙镇沃头村的山头上,220千伏白中线路工程的建设者们正在进行1B号塔组立作业,这座全长29.5千米、需新建73基铁塔的省级重点工程,预计2025年1月竣工投产,投运后将彻底解决闽清地区负荷增长带来的供电压力。福清市前华村的施工现场则展现出另一番繁忙景象。220千伏赤厝至华塘线路工程的施工人员正抓紧搭设钢平台,这项包含24.2公里线路、79基铁塔及7.28公里电缆路径的复杂工程,目前陆上段组塔架线与涉海段栈桥平台施工同步推进。工程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福清江阴半岛与龙高半岛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年内全线贯通后,不仅能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用电需求,还将显著提升平潭风电的外送能力,为福建清洁能源消纳提供关键支撑。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工程普遍面临复杂施工环境的挑战。以220千伏白中线路工程为例,其途经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貌,传统施工设备难以施展。为此,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在全国率先应用四柱可变性自提升组塔装备,这套由伸缩支柱、转台塔身和集控操作平台组成的新型装备,将单基铁塔组装时间从5天缩短至3天,完美解决了山区地形施工难题。在跨越S308省道的施工路段,建设者们创新采用下导线封网、搭设跨越架等工艺,并联合路政、交警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实现了全过程用户零停电。## 技术创新与施工保障体系国庆中秋假期的连续施工,对项目管理和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建立了"三级管控、双重保障"的现场管理体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项目负责人24小时驻场,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针对假期施工特点,专门制定了应急预案,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组建了12支应急抢修队伍,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技术创新成为提升施工效率的关键驱动力。除了在白中线路工程应用的四柱组塔装备外,多个项目还采用了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通过无人机巡检、BIM技术建模、智能安全帽定位等手段,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管控。在赤厝至华塘线路的涉海段施工中,建设者们运用海洋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精准掌握海底地形数据,为栈桥平台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规避了海洋环境带来的施工风险。安全管控方面,公司实施了"一工程一方案"的精细化管理。对涉及居民用电线路的施工区域,全面推行"零点作业"模式,利用负荷低谷期开展关键工序施工;对跨越道路、河流的复杂区段,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专项防护方案。以连江110千伏浦口至清禄线路工程为例,在跨越省道施工时,通过搭设全封闭防护网、设置安全警示区等措施,确保了道路交通与施工安全的双重保障,整个施工过程实现了用户零停电、安全零事故。## 电网升级的战略价值与民生效益这场黄金周建设攻坚战,承载着福州电网优化升级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已先后投产220千伏泽苗输变电工程等23个电网项目,新建变电站4座,新增线路长度383.72公里、变电容量192.25万千伏安。这些项目的密集落地,正在重塑福州电网的空间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的能源引擎。从区域发展视角看,14项主网工程的推进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在工业领域,赤厝至华塘线路等工程将为福州新区、江阴港城经济区等重点片区提供充足电力保障,支撑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在民生领域,官坂、塘头等变电站的建设将显著改善连江、闽侯等区域的供电质量,解决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的供电紧张问题;在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线路的建设将提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助力福建"双碳"目标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程普遍注重绿色施工理念的践行。以110千伏塔前至甘蔗开断进关西线路工程为例,该项目采用双回路铁塔架设方式,在相同输电容量下减少了50%的线路走廊占用,新建的4.662千米线路形成了关西至塔前、关西至甘蔗的双通道供电格局,既优化了电网结构,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同步实施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建设者群像与幕后故事324名坚守岗位的建设者,构成了这个黄金周最动人的风景线。来自四川的铁塔组立工李师傅已经连续三年假期坚守工地,他坦言:"虽然不能回家团圆,但想到这些铁塔将来能点亮千家万户,就觉得这份坚守很有意义。"为了让建设者们感受到节日氛围,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在各项目部组织了"中秋团圆饭"、文体竞赛等活动,并为家属寄去了节日慰问品,用暖心举措解决建设者的后顾之忧。在技术攻关的最前沿,青年工程师团队成为中坚力量。220千伏白中线路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王工带领团队,经过数十次方案论证和模拟试验,成功将四柱组塔装备应用于山区施工。"传统抱杆在山地施工时,光场地平整就要花3天时间,现在用新装备直接在坡地就能作业。"王工自豪地说,这项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后勤保障团队则为施工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物资部门提前储备了各类设备材料,确保施工连续进行;医疗小组驻场提供健康服务,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疾病;食堂精心调配节日菜单,让建设者们在工地也能吃到可口的团圆饭。这种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施工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程建设。随着国庆中秋假期落幕,这14项主网工程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这些矗立在闽江两岸、鼓山脚下的电力设施,不仅是福州现代化电网的物理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能量脉搏。当220千伏白中线路在2025年初实现送电,当赤厝至华塘线路将平潭风电送入千家万户,人们或许会想起这个黄金周里,那些在工地上度过佳节的建设者们,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为福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