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大洗牌,七位老将退出,九大新人值得期待!
赛场更迭如潮水,新一代中国女排的青春风暴正席卷而来。
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结束,中国女排正经历着一次彻底的新老交替。多位功勋老将或因年龄、或因伤病、或因竞技状态,逐渐淡出国家队视线。
与此同时,一批平均年龄刚过23岁的年轻球员开始挑起大梁,其中多人为首次参加世锦赛这样的大赛,标志着中国女排正式进入“00后主导”的新周期。
01 七位老将的告别
中国女排的人员更替涉及多个位置,七位老将的离开将对球队产生深远影响。
主教练赵勇一上任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员调整,果断放弃了曾经的“朱袁张”黄金组合(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这三位功勋老将的离开,标志着中国女排真正进入了新时代。
赵勇甚至连球衣号码都重新分配,用这种方式来重塑球队核心。
二传位置面临重大调整。接近35岁的丁霞因体能和竞技状态难以保持高水平,也可能选择退役。同样,姚迪也已入职天津女排担任教练职务,或将减少或停止作为球员的参赛活动。
主攻线上同样不乏告别。王云蕗因朱婷和张常宁的回归以及新星吴梦洁和庄宇珊的崛起而失去位置。金烨则因年龄和竞技状态的下滑而难以入选新一期集训名单。
副攻和接应位置也有变动。高意因横跨两个奥运周期未见明显进步而被新人取代。而张常宁则因伤病复发,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恢复和康复,难以兼顾国家队的高强度训练和比赛。
02 新生代球员的崛起
老将的离队为新生代球员腾出了成长空间。在这次大洗牌中,九位新人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主攻线上,吴梦洁的扣球威力大,点高力量足,被视为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希望之星。庄宇珊则以敢打敢拼的气质和迅速的进攻速度著称,成为场上的得分利器。
在2025年女排世锦赛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庄宇珊斩获了全场最高的23分。
二传位置同样不乏新人,17岁的小将张籽萱已成为主力二传。 尽管在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前两轮比赛中,年轻球员暴露出了经验不足的问题,但在世锦赛的首场比赛中,她首发出场并帮助球队逆转获胜。
接应位置上,龚翔宇作为队长继续留队,起着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年轻球员如杨舒茗也首次进入国家队,为接应位置注入新鲜血液。
副攻线上,王奥芊等不满20岁的小将首次进入国家队。这些年轻球员在国际赛场上的成长让人看到希望。
03 新老交替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女排的新老交替并非一帆风顺。在2025年女排世锦赛1/8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3负于法国队,无缘八强。
这场失利意味着中国女排创下了自2010年世锦赛以来的最差战绩。
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传不到位是最明显的问题。在与墨西哥队的首场世锦赛比赛中,中国队就因一传环节爆发危机而先失一局。
年轻球员的表现虽有亮点,但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在香港站对阵波兰的决胜局中,张籽萱因体力透支导致传球到位率从78%暴跌至52%。
同样,替补接应杨舒茗的进攻成功率仅34%,难以分担右翼压力。
尽管如此,这次换血也为球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新生代球员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这次大规模的新老交替正是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的必要步骤。
正如赵勇所展现的,改革需要勇气,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04 教练团队的调整
伴随着球员的更替,中国女排的教练团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蔡斌因合约到期正式下课,由赵勇接任主教练一职。
赵勇的执教履历令人瞩目。他拥有23年执教经验,从辽宁青年男排起步,30岁就成为辽宁女排主教练。
近年来他执教国字号青年队成绩亮眼:2023年带领国家二队夺得成都大运会冠军和亚锦赛银牌,2024年率队问鼎U17世锦赛。
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女子U17世锦赛上,赵勇带领的队伍在决赛中3-0击败日本队夺得冠军。
除了赵勇,雅典奥运会冠军杨昊也加入了教练组。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成员,杨昊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备受赞誉。
她的执教风格细腻,擅长科学指导球员,能有效控制球员伤病率。
从战术风格看,赵勇强调“立体快攻体系”,既吸收欧美排球高点强攻理念,又保留亚洲排球快速多变特色。
这种战术思路与中国女排的传统优势相契合,同时也顺应了国际排坛男子化、高强度的发展趋势。
16岁的二传张籽萱已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22岁的吴梦洁在得分榜上名列前茅。这些年轻球员在国际赛场上的成长让人看到希望。
龚翔宇已明确表态不会退出国家队,她宣布:“跟女排一起继续拼!” 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