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嶂登山悲剧,男子登顶途中不幸遇难
多人轮流心脏复苏未果,深圳东莞交界的白云嶂山顶又添一起户外运动悲歌。
10月19日,多名登山者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白云嶂徒步路线登顶途中,一名男子突然倒地失去意识。经过同行者、其他登山者和后续赶到的救援人员多轮心脏复苏抢救,最终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据现场视频显示,一名穿着白色T恤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身下垫着户外保温垫,多人轮流对其施行心肺复苏。
“9点50分路过时,男子已倒地,有一些爱心人士在先行救援,11点左右消防、公安及医护人员赶到。”一名徒步者如是说。然而,所有的努力最终没能创造奇迹。
01 事发经过:登顶前百米突然倒下
据红星新闻报道,遇难男子闫某在10月18日晚与两名前同事蒋某和刘某在微信群聊天,三人约定次日早上6点从东莞谢岗镇银瓶山登山口出发。
他们计划在半坡岔路口前往白云嶂。
10月19日事发前,三人已经爬到了距离白云嶂山顶仅约100米处的石头位置,并在此休息。
休息后,闫某提议继续向上攀登。不料,仅仅上行7分钟后,意外就发生了。
蒋某回头看到闫某躺在地上,还喊了一句“闫某摔跤了”。刘某和蒋某立即上前查看,而在查看过程中,闫某突然失去了意识。
两名同伴随即开始对闫某进行心脏复苏急救,期间还有其他登山路人也加入急救。
02 救援响应:多方努力未能挽回生命
当天上午10点59分,派出所接到119指挥中心转来的警情,称在红田白云嶂山顶处,有人晕倒。
警方值班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发现晕倒男子闫某当时已无生命体征。
尽管救援人员不断施救,但回天乏术。10月20日,从惠阳相关部门获悉,闫某的遗体已被运下山并送至惠州殡仪馆存放。
辖区派出所已联系家属前往处理善后事宜。
03 白云嶂:险峻美景下的安全隐患
白云嶂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与深圳、东莞交界,海拔1003米,因其时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
这片区域多为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风景优美,尤其是惠阳新圩、镇隆区域内风景更是秀丽。
每年都吸引深圳、东莞等地的众多网友、驴友慕名冒险登山。
正因为其未开发的特质,白云嶂山区缺乏正规道路,地形复杂,天气条件多变,给登山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04 频发的山地救援
白云嶂山区已多次发生登山者被困或遇险事件。
2025年10月22日,一名女子在白云嶂山顶扭伤脚踝被困,新圩镇专职消防队出动10名救援人员,经过6小时的艰难救援,终于在雨夜中成功将女子护送下山。
2025年4月9日,两名男子在白云嶂登山迷路,被困在海拔1000米的悬崖边。惠阳区新圩消防专职队会同惠阳区蓝天救援队前往处置,直到次日清晨6点30分才安全将两人带下山。
2021年5月9日,一名体重约180斤的登山者骨折被困白云嶂,救援人员历经15个小时才成功将其转移至山脚安全地方。
2019年1月19日,10名“驴友”(包括5名5到8岁的小孩)在白云嶂迷失,70名搜救人员连夜上山搜救,最终在次日凌晨1点30分找到所有被困人员。
05 登山安全指南
针对频繁发生的登山事故,惠阳消防部门发布了户外登山安全提示:
计划先行:出行前应详细了解路线、天气、地形及预计耗时,避免盲目探险或临时更改线路;
结伴而行:切勿单独进山,尽量与熟悉路线的同伴同行,相互照应;
装备齐全:携带照明工具、备用电源、地图或离线导航、饮用水、高能量食品及保暖衣物;
保持通信: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必要时携带对讲机或北斗定位终端,遇险时及时报警求助;
量力而行:根据自身体能和经验选择合适路线,避免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野路或险境;
遵守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或禁入山林。
消防部门强调,安全是户外活动的前提。一旦迷路或遇险,请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19报警,尽量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避免盲目移动导致体力消耗或二次危险。
白云嶂的原始森林和缭绕云雾依然吸引着探险者的目光,但山脚下的警示牌和消防部门的安全手册上,又多了一行无声的注脚。
消防部门呼吁登山者:“请珍爱生命,安全出行,让每一次亲近自然的旅程都平安归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