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公务机起拍价降至3080万元,三次流拍后再次上架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角,一架曾价值数亿元的湾流G450公务机已在此沉寂十余年,等待着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新主人。
一架评估价曾达5500万元的湾流G450豪华公务机,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拍卖后,仍未能找到买家。
这架注册号为G-8096的飞机,起拍价已从最初的3850万元降至3080万元,但依旧无人问津。如今,它即将迎来第四次拍卖机会,法院将委托公司近期将该飞机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拍卖平台上架。
01 曲折的拍卖历程
这架湾流G450公务机的拍卖之路颇为坎坷。首次拍卖始于2024年2月,当时评估价为5500万元,起拍价定为3850万元。
尽管有数千人围观,但无人出价,最终以流拍告终。
在随后的拍卖中,起拍价一度降至3080万元,累计降价达八百万元,但依然未能逃脱流拍命运。
这架豪华公务机已遭遇三次流拍,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一名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情况。
02 辉煌与沉寂
这架公务机有着悬殊的身世对比。它购入价高达3087万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2亿多元人民币。
飞机内部配置极为奢华,拥有真皮沙发、4人用餐区和专用休息区,可搭载14名乘客。
然而它的实际使用时间却极为短暂。
2010年6月12日引进,2012年3月就因产权持有人Zola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涉案而被查封。
自此,这架豪华公务机一直停放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持续了长达十余年的封存状态。
03 老去的豪华座驾
长期的闲置给这架曾经豪华的公务机带来了严重问题。评估报告显示,该飞机自2012年3月停飞后,未进行任何维护保养,内部老化严重。
经资产评估公司与飞机管理工程师访谈评估,即使经过检修维护,这架飞机预计也只能再飞行6年。
它还是“未办结海关手续的海关监管货物”,这为潜在的购买者增添了额外的法律障碍。
04 债务纠纷的牺牲品
这架飞机的拍卖源于一起债务纠纷。产权持有人Zola Group Limited因拖欠运营方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各种费用而被诉至法院。
根据判决书,Zola公司自2010年7月就开始拖欠费用。
法院判决Zola公司向北京航空支付拖欠费用1968余万元,以及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滞纳金1375余万元。
这起案件被称为“全国首例查封大飞机案”,曾入选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建院五年来的十大影响力案件。
05 公务机市场现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公务机市场正迎来繁荣期。根据霍尼韦尔发布的《全球公务航空展望》报告,未来十年全球对全新公务机的需求将创下历史新高。
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交付8500架全新公务机,总价值高达2830亿美元。
中国市场也呈现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公务机保有量将增至373架,运营市场规模将达88.4亿元。
市场趋势显示,部分所有权模式兴起,降低了公务机拥有门槛,中型和超中型公务机需求尤为旺盛。
湾流G450已于2018年停产,而这架被封存十余年的公务机,即使经过检修也仅剩6年适航年限。
一边是全球公务机市场的“黄金十年”与部分所有权的兴起,另一边却是这架折价都无人接盘的飞机。
它未来的命运,犹如它已在首都机场停放的十余年一样,依然充满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