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东通道贸易飙升,今年进口货物突破2700万吨!
一列列钢铁长龙驰骋在亚欧大陆桥上,满洲里、绥芬河、同江三大口岸车流不息,共同见证着中欧班列东通道的繁忙景象。
截至2025年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已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入境中欧班列2669列,共计274920标箱。
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欧班列东通道的繁忙景象,更凸显了其在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列车通过同江铁路大桥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同江北站,成为中欧经贸往来最活跃的脉动。
01 数字背后的东通道
中欧班列东通道,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三个铁路口岸组成,是连接中欧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今年以来,这条通道的进口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截至10月18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东通道不仅进口货物总量达到2781.8万吨,班列数量也相当可观。
274920个标箱的运量,体现了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高效运营,也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了稳定动能。
从满洲里站机械化换装场的吊车轰鸣,到绥芬河站南场等待解体换装的满载列车,再到同江北站通过点对点直达列车的高效运输,东通道的每一个节点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02 口岸高效协作
东通道的顺畅运行,离不开三大口岸的高效协作与不断创新。
在满洲里口岸,铁路部门通过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与海关、边检等联检联运部门密切配合。
他们不仅开辟了绿色窗口,还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服务,确保随到随办、随办随走。
这种高效服务带来了显著成效:经满洲里站发送的进口货物运量已达1625.36万吨,同比增长12.18万吨,增幅0.75%。
绥芬河站则对现场换装作业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煤炭、矿粉、集装箱等进口货物换装场地进行分类优化、定点取送。
通过压缩货物在口岸站的停留时间,他们保证了货物“到、解、换、编、发”全过程畅通。
03 同江北站崛起
作为东通道的新兴力量,同江北站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佳同铁路改造工程部分完工,同江至佳木斯间铁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江北站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根据进口货物到站相对集中的特点,组织开行“点对点”直达列车。
截至目前,该站已累计开行 “点对点”直达列车954列,占全部开行列车的81.3%。
更令人期待的是,同江北站和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仍在持续推进。
竣工后,同江北站货物吞吐量将提升40%,进出口货物品类将更加丰富,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04 稳定全球供应链
中欧班列东通道的强劲表现,为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2669列进口班列,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的繁忙景象,更是国际贸易流动的晴雨表,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从满洲里站编组场上等待取送车作业的中欧班列及进口货物列车,到绥芬河站机械化换装场紧张作业的场景,这些日常作业场景背后,是中欧班列东通道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坚实保障。
每个标箱的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发展。
东通道的稳定运营,使得国际优质商品更加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让中国制造更加高效地走向世界。
站在满洲里站编组场,放眼望去,一列列中欧班列及进口货物列车在等待取送车作业,宛如钢铁长城。
它们不仅是货物运输的载体,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纽带。
随着同江北站和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未来的中欧班列东通道将承载更丰富的货物品类,发挥更重要的桥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