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低空经济离生活更近一步
一架无人机掠过千佛山上空,将一杯热腾腾的奶茶精准送达山顶观景台,从下单到取餐仅需15分钟——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今天已在山东济南实现的日常画面。
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的展厅里,一款造型别致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围观。这款外形酷炫、可坐7人的飞行器以纯电为动力,最大航程可达300公里。
它不仅为医疗救援市场需求设计,还可同步实现城市空中交通、货物运输等应用,预计2027年面世。
低空经济已从充满科技感的新兴经济形态,逐步走到大众身边。从无人机外卖到空中游览,从城市管理到应急救援,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01 低空经济的新面貌
在天津直博会低空经济展馆内,带上VR眼镜,手握操纵杆,观众便能以第一视角体验货品从商家到顾客手中的全流程。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天津市民沈先生感叹道,未来生活的便捷程度超乎想象。
过去在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很快就要成为现实。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空域高度范围1000米以下,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低空经济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参与者的加入。
与往届相比,本届天津直博会的一大亮点是在展示各型直升机外,还以专门展厅展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低空经济正从单一装备展示迈向系统化生态呈现的新阶段。
02 创新应用场景涌现
无人机外卖:破解特殊地形配送难题
10月22日上午,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285米高的山顶观景台旁,一架橙色无人机正顶着微风缓缓驶来。当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山顶西侧的起降平台时,游客不约而同举起手机拍摄,惊呼“这可真是‘从天而降’的外卖!”
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条山东省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的便捷:上午10点59分下单了一杯奶茶,仅15分钟后,无人机就将奶茶送达山顶。而对比传统外卖配送至山脚下则需要37分钟。
这样的高效配送并非易事。鹰翔航空项目负责人姚恒谦透露,项目从9月初就开始酝酿。景区地形复杂,传统地面配送难以覆盖山顶区域,而无人机凭借空中直线航线的优势,完美规避了山地地形、道路交通等限制。
安全是无人机配送的核心问题。这款迅蚁RA3无人机配备了智能降落伞系统,一旦遇到失速、倾斜角度过大等意外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降落伞,让无人机缓慢降落。
除了硬件保障,运营流程也严格遵循安全规范:每次起落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并报备留痕;每天下午要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备第二天的飞行计划。
“低空+”:多元应用遍地开花
在云南,低空经济同样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云南省低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携手云南交投彩云驿公司在大保高速公路跃进服务区启动“低空+物流”创新试点。
运输无人机挂载餐品后,从2.8公里外的顺濞镇起飞,按预设航线飞行2—3分钟即精准送达,实现“镇区烹制、空中速达、服务区享用”的全流程体验。
试点期间,项目累计飞行158架次,顺利为200余名旅客提供高效、新颖的低空送餐服务。
在江苏宜兴,低空经济同样展现出多样化应用。通过初步的平台搭建,目前可应用于工地抑尘、森林防火等多个领域。
负责平台管理的无锡市丁蜀嘉航无人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昊介绍,智慧城市低空管理系统由无人机管服平台、无人机机场、红外热成像无人机等组成,可实现全天候全范围覆盖、实时数据显示、AI识别自动预警等功能。
03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绿色航空成为发展趋势
“在低空经济广阔前景下,绿色航空动力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金海良说,电推进动力、氢燃料动力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动力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通航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是未来低空经济新能源动力发展的主要代表。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刘文琦在会上表示,该所正在加快多款eVTOL的生产研发,它们在环保性、安全性、低噪声、低成本和智能化方面优势显著。
人才培育支撑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围绕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杨新湦认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充满无限的可能与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本届天津直博会开幕当天,21个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航空培训等领域的航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将共同筹建航空航天制造与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
在宜兴,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中心、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基地等平台已在此落户,为无人机操作学员提供从基础操作到高级飞行技巧的系统训练服务。进一步放大了宜兴发力低空经济的人才竞争优势。
04 挑战与未来展望
安全与监管是关键
低空经济如何才从“展台”真正飞向“蓝天”?受访专家表示,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形成安全可靠的外部发展条件和完整的风险治理体系,有效应对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标准和完备的装备监管体系支撑,为通航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总监闫鹏建议,加大对低空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多位专家呼吁,加快制定低空经济安全管理法规,明确飞行准入、安全标准等细则;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配套措施,构建民航、军航、公安等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平台建设助力飞行管理
天津已率先开展了相关探索。据悉,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省级飞行服务平台,能整合全市空域数据,实现飞行活动实时调度与风险预警。该平台现已完成测试,预计年内正式上线。
作为全国首个具备省级平台统筹能力和市级平台管理能力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天津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正逐渐成为统筹天津市飞行活动监管服务,空域、设施、安全管理及低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载体。
应用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推动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协同发展,让低空经济蕴含的潜能早日转化为更多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应加快构建有人机加无人机的协同任务体系,在应急救援等复杂任务中实现效能倍增。积极拓展医疗救护、娱乐飞行、包机等市场,降低使用门槛,不断繁荣低空经济市场。”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全表示。
在姚恒谦看来,千佛山航线只是低空经济应用的“冰山一角”,他所在的企业已在河北成功落地药品应急配送项目,打通药品配送进村“最后一公里”。
目前他们正在济南开发更多类似航线,未来将逐步覆盖更多景区、高校和商务办公区。
在重庆梁平低空飞行营地,游客石叶锋专程前来乘坐轮式动力滑翔伞后激动地说:“小时候一直幻想自己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今天终于体验了在空中飞翔的感觉。”
不远处,缤纷多彩的热气球正准备起飞。
如今,这样的低空体验已不再是奢望。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为城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飞天动力”。
从山间笋林的物资运输,到景区上空的文旅体验,低空经济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勾勒出一幅更加便捷、多元的未来生活图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