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49.98亿人次出游,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雪山大漠间、古城小巷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走出家门,用脚步丈量神州。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
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前1-9月,国内居民出游总人次达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呈现同比增长18.0% 的强劲势头。
在出游花费方面,前三季度国内居民旅游总支出达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这一数据表明,旅游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01 数据亮点:农村市场增长强劲
2025年前三季度旅游数据不仅展现了量的增长,更体现了质的提升。
从居民结构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活动呈现出同步增长、差异发展的态势。
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89亿,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09亿,同比增长25.0%。
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成为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02 消费分析:农村旅游消费增速领先
消费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旅游市场的活跃度。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0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80万亿元,同比增长24.0%。
农村居民出游花费增速是城镇居民的2.5倍以上,显示出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这一现象与国家促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到旅游活动当中,拓展视野、丰富生活。
同时,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也值得关注。根据测算,前三季度国内居民人均出游花费约为970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反映出消费行为更趋理性。
03 市场趋势:品质与性价比并存
2025年前三季度旅游市场的繁荣,源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
供给侧优化是重要原因。各地围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提升做了大量工作,如新疆推出的“用文旅热度提升民生温度”系列举措,充分利用当地雪山、峡谷、草原、密林、长河、湖泊、大漠、戈壁等多样化自然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需求释放同样是关键驱动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内旅游市场基础更加坚实。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旅游服务下沉等因素密切相关。
04 前瞻展望:全年旅游经济有望创新高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市场已经恢复到较高水平,并呈现出新的增长动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居民出行活跃度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随着国庆黄金周、元旦假期等后续节假日的推动,全年旅游经济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强劲复苏将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多个相关行业增长,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
分析人士指出,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密切相关,也反映了旅游服务向下沉市场渗透的趋势。
与此同时,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累计达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
金秋时节的神州大地上,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走出家门,享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