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7日跌2.48%收报25247.1点 恒生科技指数重挫4.05%
港股市场10月17日遭遇大幅杀跌,科技板块成为重灾区,恒生指数收于25247.1点,下跌641.41点,跌幅2.48%。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疲软,收盘暴跌4.05%至5760.38点,明显跑输大盘。国企指数跌247.49点,收报9011.97点,跌幅2.67%。
市场成交活跃,全日主板成交额达3146.24亿港元,反映出投资者参与度较高且情绪波动剧烈。
01 全球市场背景
港股17日的大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全球股市特定格局下发生的。
当天,亚太地区股市普遍表现不佳。中国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部收跌,上证综指下跌1.95%,深证成指跌幅达3.04%。
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3.36%和3.77%,跌幅显著。
欧洲市场同样一片惨淡,德国DAX30指数下跌1.84%,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90%,法国CAC40指数下跌0.18%。
与美国区域银行信贷危机升温拖累隔夜美股全面走弱有关,这加剧了全球投资者的避险情绪。
02 板块表现分析
从板块表现看,17日港股市场呈现明显的避险特征。
科技股集体大跌,阿里巴巴下跌4.22%,腾讯控股下跌1.94%,美团下跌4.3%,小米集团下跌3.65%,快手下跌4.01%。
芯片股遭受重创,中兴通讯暴跌12.83%,华虹半导体下跌6.94%,中芯国际下跌6.5%,上海复旦下跌5.12%。
光伏股全线下挫,新特能源下跌7.08%,信义光能下跌6.79%,福莱特玻璃下跌3.46%。
少数防御性板块逆势上涨,医药股中,轩竹生物-B上涨16.9%,康宁杰瑞制药-B上涨5.04%,翰森制药上涨2.13%。
零售股也表现强劲,周大福上涨5.02%,老铺黄金上涨3.11%。
03 个股异动情况
个股方面,中兴通讯在A股和港股市场均遭遇大幅下跌。
其A股尾盘跌停,报收48.63元/股;港股则下跌12.83%至37.5港元。
这一异常表现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有关,其中涉及中兴通讯等公司的家用安防摄像头和智能手表。
中国中免逆势上涨2.05%,收报62.25港元。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定于11月1日起实施。
蔚来-SW上涨2.17%,公司回应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事件,称该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的不实指控。
04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机构对港股后市保持谨慎但并不过分悲观。
艾德证券表示,虽然贸易争端导致部分对风险敏感度较高的资金离场,但港股市场整体稳定逻辑已然不同。
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美联储可预期的降息,有望大幅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
招商证券指出,短期来看,四季度可能先抑后扬。在缺乏增量利好的情况下,港股可能延续震荡态势。
后续边际利好因素有望累积,驱动港股上涨:以AI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中美关税问题有望得迎刃而解。
华泰证券建议,短期港股资金面和情绪或有进一步释放空间,高波动或将持续。战术性建议适度防御,推荐香港本地优质现金流资产。
南下资金逆势净流入超过63亿港元,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
纵观全球,同日美股市场却逆势收涨,道琼斯指数上涨0.52%,标普500指数上涨0.5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52%。
这与港股、A股及欧洲股市的下跌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全球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轮动与偏好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