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周报:4家企业IPO即将上会,港股募资额全球居首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本周沪深北交易所将有4家企业首发事项上会,国产GPU厂商沐曦股份等科技企业引发市场关注。
本周(10月20日-10月24日),A股IPO市场再度迎来关键审核周期。根据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上市委会议公告,本周共有4家企业面临首发上会大考,覆盖主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三大板块。
与此同时,港股IPO市场同样活跃。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已超1900亿港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股龙头公司相继登陆港交所,形成了新一轮“A+H”上市热潮。
01 本周IPO审核概览
本周沪深北交易所共计4家企业即将上会,涵盖了不同行业和上市板块,呈现多元化特点。
从拟上市板块分布看,双欣环保拟登陆深市主板;沐曦股份、健信超导两家企业瞄准科创板IPO;而爱舍伦则计划在北交所上市。
从会议时间安排来看,健信超导作为科创板IPO企业,将于10月21日率先接受上市委的审核。
随后在10月24日,沐曦股份、双欣环保和爱舍伦三家企业将同日上会。
02 募资规模与地域分布
在本周即将上会的4家企业中,拟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7.15亿元,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具体来看,双欣环保以预计募集18.65亿元位居榜首,沐曦股份和健信超导拟募资金额相同,均为7.75亿元,爱舍伦则拟募集3亿元。
从地域分布看,本周即将上会的4家企业分别来自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和浙江省,各地区均有1家企业上榜,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03 主营业务与核心优势
双欣环保是一家专业从事聚乙烯醇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募投项目涵盖PVB树脂及功能性膜项目、水基型胶粘剂项目等多个方向,旨在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优势。
沐曦股份主营业务聚焦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致力于研发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GPU产品。公司从年初完成辅导备案到最终上会,前后耗时仅9个月,审核速度较快。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处于医疗器械产业链上游。
爱舍伦则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事业,主要从事康复护理与医疗防护领域的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ODM/OEM等方式为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品牌厂商提供服务。
04 港股IPO市场活跃
与A股IPO审核提速相呼应,港股IPO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势头。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已超1900亿港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
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78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港交所排队,还有多家已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但尚未递表。
在这一轮“A+H”上市热潮中,龙头企业成为主力军。在已排队港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中,包括立讯精密、阳光电源、牧原股份等千亿市值公司,其中来自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的企业占比近六成。
05 IPO审核趋势变化
年内IPO审核明显提速。截至目前,今年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67家IPO企业被安排上会,已超过去年全年的57家。
从上市板块分布看,年内被安排上会的企业中,来自主板、创业板、北交所、科创板的IPO企业分别为20家、8家、26家、13家,北交所成为IPO重要阵地。
截至当前,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的IPO存量企业还有275家。其中,北交所IPO企业数量达169家,占比超过六成。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北交所因其近一两年活跃度增高、市值效应和流动性较好,吸引了此前大幅撤回或观望中的企业选择北交所上市。
06 “科技浪”席卷IPO市场
近期,A股IPO市场俨然掀起一轮 “科技浪” ,特别是“国产GPU四小龙”的扎堆冲刺引人注目。
沐曦股份IPO申请从今年6月30日获受理到10月24日闯关发审会,耗时116天。虽然不及此前摩尔线程的88天,但仍显示出审核效率的提升。
这些标杆性科技项目所聘请的投行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头部券商。沐曦股份的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摩尔线程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的辅导机构分别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
随着一系列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的政策落地,科技股的IPO热潮或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
从“国产GPU四小龙”扎堆冲刺资本市场,到北交所IPO存量企业占比超六成,再到港股迎来A股龙头企业上市热潮,当前的IPO市场正显现出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德勤预计,今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募资额将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IPO市场有望为科技创新企业和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