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央行年内第四次降息,基准利率下调至16.5%
俄罗斯央行持续放宽货币政策,但经济平衡之路仍面临高通胀与增长放缓的双重挑战。
俄罗斯中央银行于2025年10月24日宣布将关键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6.5%。这是俄央行自今年6月以来的第四次连续降息,延续了其货币政策宽松周期。
此次降息幅度为本轮周期中最小,显示出央行在刺激经济与控制通胀之间寻求平衡的谨慎态度。
01 降息轨迹:从紧缩到审慎宽松
俄罗斯央行正稳步推进其降息周期。
今年6月,央行实施了近三年来的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维持了7个多月的21%的历史高位下调至20%。
随后在7月进一步降至18%,9月再次降至17%,直至本次的16.5%。
回顾这一过程,本次5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较前几次更为温和,显示央行货币政策调整节奏有所变化。
这一渐进式宽松路径反映了俄罗斯央行在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时的审慎态度。
02 决策背景:经济增长与通胀的两难抉择
本次降息决策背后,是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增长放缓与通胀高企的双重压力。
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大幅下调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2%降至0.5%-1%。
这一调整凸显出俄央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
与此同时,通胀问题依然棘手。央行预计到2025年底,年通胀率将在6.5%至7.0%之间,远高于其4%的目标水平。
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也持续居高不下,维持在12.6%的水平。
俄罗斯央行在声明中指出:“近期价格加速上涨主要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但同时承认“通胀预期仍处于高位,这可能妨碍通胀的可持续放缓”。
03 影响因素:多重风险交织
俄罗斯经济正面临多重内外因素的冲击。
在内部,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推动通胀走高。
政府计划在2026年将增值税从20%提高至22%,以应对不断膨胀的国防开支,这一措施预计会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再增加0.6-0.8个百分点。
在外部,美国近期对俄罗斯最大石油生产商实施的新制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复杂性。
有分析师指出,这些措施除削减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外,“也可能对俄罗斯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并重新点燃硬着陆的风险”。
此外,燃料短缺也成为推高通胀的重要因素。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导致9月汽油价格跃升3%,本月又上涨2%。
04 未来展望:谨慎前行的货币政策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俄罗斯央行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
央行在声明中强调,为使通胀率回归目标水平,将根据实际需要维持货币紧缩政策。
央行决策者预计,2026年的关键利率平均水平将在13%-15%之间,较此前预测的12%-13%有所上调。
这表明央行认识到通胀压力可能比预期更为持久。
央行还指出,“在多项临时性偏通胀因素叠加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它们对降低通胀预期进程的合计影响”。
这一表述暗示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将更加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估。
俄罗斯央行的这次降息决定反映了其行走在经济钢丝上的困境:一方面需要通过降息刺激萎靡的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
随着2026年增值税上调计划临近和美国新制裁措施的影响逐步显现,俄罗斯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加复杂。
央行预计2026年关键利率将在13%至15%之间波动,这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仍将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