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中文教学技能大赛在塔吉克斯坦举行,推动中文教育本土化
来自中亚四国的11名本土中文教师齐聚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在比赛中展示他们的教学创新成果,共同争夺教学技能桂冠。
第二届中亚地区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大赛于10月24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个国家的11名本土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竞赛。
本次大赛由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比赛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展示和现场问答。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郭志军在致辞中表示,中文教师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者,更是文明互鉴的使者,肩负着推动彼此理解与增进友谊的使命。
01 赛事背景:中文教育在中亚扎根生长
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日益密切,中文教育在这一地区蓬勃发展。
目前,孔子学院在中亚国家已发展到13所,成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副校长拉贾布佐达在大赛上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方共同探索中文教育新模式。
事实上,这已是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第二次承办此项赛事。首届中亚地区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大赛于2024年在该学院举行。
02 比赛亮点:全方位考察教师教学能力
本届大赛的竞赛内容全面多样,旨在全方位考察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
比赛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展示和现场问答三大板块,既考察教师的课前准备能力,也评估其课堂表现和临场应变能力。
这种多维度的评审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他们提供展示教学创新成果的平台。
03 中文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多元平台
在中亚地区,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
除了教学技能大赛,“汉语桥”中文比赛也在塔吉克斯坦广受欢迎。
今年4月,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塔吉克斯坦赛区决赛举行,来自杜尚别市总统天才中学、苦盏市第1中学、杜尚别市第7中学的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季军。
5月15日,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塔吉克斯坦赛区决赛在国立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的孙语馨(Murodova Laylo)同学荣获冠军。
04 本土教师培养: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培养本土中文教师是中文教育在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土教师熟悉当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去年11月,中亚地区首次本土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
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的欧林老师(MARUPOV OLIMJON)在那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欧林老师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是一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本土教师。
他在孔子学院主讲初级和中级中文课程,以明快活泼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05 交流平台:从教学技能到文化互鉴
各种赛事和活动为中亚地区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今年5月15日,石河子大学举办了中亚国家汉语教学研修班座谈会。
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摩尔多瓦的14名学员与该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展开深入研讨。
王楠老师在致辞中表示:“语言是文明互鉴的纽带,文化是心灵相通的桥梁。”
此外,6月11日-12日,还举行了“职教出海2.0背景下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暨‘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数字化应用竞赛启动仪式”。
这种 “中文+职业技能”模式为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
中文教育在中亚地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塔关系和双边务实合作的深入发展,需要更多既懂汉语又了解中塔国情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桥梁,为构建中塔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正如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郭志军所言:“中文教师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者,更是文明互鉴的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