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国考报名截止,热门岗位超七千人争一岗
教育背景限制宽松、无需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前,排起了数万人的长龙。
10月24日18时,2026年国考报名入口正式关闭。据中公教育统计,截至当日17时30分,2026国考报名总人数达351.5万余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近26万人,刷新历史新高。
尽管招录规模较上年有所缩减,但报名人数仍达到史无前例的351万,平均竞争比达92:1。
专家分析,报名人数增加与国考宽松的政策有一定关系。本次国考报名年龄放宽到38岁,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年龄放宽到43岁,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
01 报名趋势:逆向增长
2026年国考招录38119人,比上年减少1602人。招录规模缩减并未阻挡考生热情,报名人数逆向增长至351.5万,创下历史新高。
从近六年国考报考情况来看,2026国考报名人数已是2021年的2.3倍。
今年国考政策呈现两大特点:放宽年龄限制和继续向应届生倾斜。
中央党校教授竹立家表示,“3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工作经验、能力素质已在工作中得到一定的锻炼,他们的加入有利于政府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占到总招考人数的68%以上。
02 最热岗位:7591人争夺一席
截至10月24日17时30分,国家移民管理局瑞丽遣返中心执行队一级警长及以下职位成为今年国考最热岗位。
该职位仅招录1人,吸引了7591人报名,竞争比达7591:1。
这一职位专业要求教育学类,仅限本科学历,没有基层工作限制,也没有户籍限制,限女性报考。
多个热门岗位竞争程度同样激烈。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审查通过人数为4861人,报录比达4861: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规划建设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审查通过人数为3399人,报录比达3399:1。
03 地域分布:广东报名人数居首,北京竞争最激烈
从地区报名情况来看,广东省职位报名人数高达329587人,是唯一一个报名人数超30万的地区,以绝对性优势占据榜首。
而首都北京以165.53:1的竞争比成为最难考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最激烈的前十地区除了北京、天津外,其余均位于中西部地区。有7个省(市)来自西部地区,宁夏、西藏、贵州这些西部省份的竞争激烈度也非常高,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分布情况显示,国考竞争激烈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正相关,西部地区同样受到考生青睐。
04 部门偏好:税务系统最受青睐
在部门选择上,税务系统仍然是考生报名的首选目标。
报名人数排名前十的部门均为税务部门,其中广东省税务局排名第一。整体来看,税务局吸引了超过236万人报考,人数最多。
统计局与铁路公安局则成为最难考的部门,竞争比分别达到155.5:1和150.54:1。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李曼卿分析,“税务系统招录规模大,提供的岗位数量多,且专业适配度高”,工作稳定性强、社会认可度高,也成为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
05 冷门岗位:89个职位无人问津
与热门岗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10月24日17时30分,仍有89个职位无人报考,占总职位数的0.4%。
这些“挂零”职位涵盖出入境边检总站、海关、海事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大多是一线执法职位,具有专业性强、报名身份设限等特点,相对来说门槛较高,符合条件的考生较少。
李曼卿表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岗位,因岗位要求、发展前景、报考条件等因素不同,报名热度会有差异。
他建议考生在报考时应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量岗位的竞争程度、适配性等。
06 后续时间安排
2026年国考报名已经截止,但资格审核将持续至10月26日18时。目前还有约30.8万人正在等待招录单位的审核。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10月28日8:00后查询报名序号,于11月1日至11月6日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
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30日举行,上午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进行申论科目考试。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则安排在11月29日下午。
随着报名入口关闭,国考战场已从岗位选择转向备考冲刺。十一月最后一个周末,全国将有超过三百五十万考生走进考场,争夺三万八千个入围名额。
年龄限制的放宽在今年吸引了更多有社会经验者报考,南开大学副教授贾义猛指出,“这次国考年龄限制的放宽,也将为后续各地省考放宽年龄限制提供引领和指导”。
公考的热度仍在持续攀升,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选择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