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开罗会谈,共商加沙战后安排
埃及开罗,曾经的法老之地,再次成为巴勒斯坦两大派别寻求和平与重建的舞台。
当地时间10月23日,巴勒斯坦两大政治派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谈,讨论加沙地带在战争结束后的安排事宜。
由哈利勒·哈亚率领的哈马斯代表团与由巴勒斯坦副总统侯赛因·谢赫率领的法塔赫代表团共同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谈是埃及主持的巴勒斯坦各派别系列会议的一部分,旨在就加沙地带停火第二阶段等问题达成巴勒斯坦内部共识。
01 会谈背景:停火之后的挑战
加沙地带停火第一阶段的协议于10月10日生效,内容包括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并交换被扣押人员、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以色列军队从加沙部分撤离等。
尽管停火协议已经生效,但违反协议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上指出:“当前的停火应当成为全面持久停火的基础。但令人不安的是,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仍在发生,造成无辜平民伤亡。”
同时,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依然严峻。傅聪强调,“当前加沙人道援助虽有所恢复,但仍面临重重阻碍,紧迫的人道需求远未缓解。”
02 会谈内容:从停火到重建
埃及官方金字塔在线网站报道,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多个派别于10月24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成立一个由技术官僚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来管理战后加沙地带。
根据联合声明,巴勒斯坦各派别承诺将加沙地带的管理移交给一个临时的、由加沙地带独立技术官僚组成的巴勒斯坦委员会。
该委员会将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机构合作,负责管理日常事务并提供基本服务。
巴各派别同时呼吁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来监督加沙地带重建工作的资金和执行情况,并敦促联合国通过决议,设立临时国际部队监督停火并确保加沙地带稳定。
开罗新闻电视台的报道还显示,双方同意“支持并继续执行停火协议,并重申反对以色列议会通过任何吞併巴勒斯坦土地的决议。”
03 与会代表:高级别代表团
这次会谈的代表团阵容显示了双方对此次会谈的重视。
哈马斯代表团由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率领。
法塔赫代表团则由巴勒斯坦副总统侯赛因·谢赫和情报局局长马吉德·法拉杰率领。
埃及情报总局局长哈桑·拉沙德也参与了会谈,他会见了侯赛因,以推动埃及为结束加沙地带危机所做的努力。
此外,拉沙德还会晤了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民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等主要派别的高级官员。
04 国际参与:多方力量介入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表现出对加沙战后安排的关注。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4日在访问以色列期间表示,根据停火协议,在加沙地带部署的国际安全部队必须由让以色列“感到自在”的国家组成。
鲁比奥强调,加沙地带未来的治理仍需由以色列和伙伴国家共同商定,但不能包括哈马斯,并称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潜在作用尚未确定。
美军方近日也出动无人机在加沙地带上空进行监视工作,作为确保以色列和哈马斯遵守停火协议努力的一部分。
此外,由美国中央司令部在以色列南部建立的民事-军事协调中心已经启用,约旦、英国、德国、丹麦和加拿大等国已派出代表。
05 中国立场:强调持久停火与“两国方案”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阐述了中方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
傅聪强调,必须实现加沙持久停火,尽快缓解加沙人道灾难,妥善推进加沙战后安排,重振“两国方案”政治前景。
他明确指出:“加沙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园,不是国际政治的筹码。任何关于加沙未来的安排,都必须坚持‘巴人治巴’这一国际社会业已达成的共识,都需要尊重巴勒斯坦人民自己的意愿。”
傅聪还强调,落实“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可行出路,不可替代、不容否定。
06 未来展望:重建之路漫漫
埃及计划于11月下旬举办一场关于加沙地带重建的国际会议,这将是加沙战后安排的重要一步。
然而,加沙地带面临的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中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指出:“经过两年的狂轰滥炸,加沙满目疮痍、无法居住,必须尽快开启重建、恢复民生。”
巴勒斯坦各派别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同意继续联合协调,统一愿景和立场,以应对巴勒斯坦事业面临的挑战。
这一表态显示巴勒斯坦内部正寻求建立统一阵线,为加沙的未来共同规划。
随着会谈落幕,巴勒斯坦各派别达成共识,同意成立一个由技术官僚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来管理战后加沙。
这个临时委员会将肩负起恢复加沙基本公共服务、协调人道援助和重建工作的重任。
埃及计划于11月下旬举办加沙重建国际会议,加沙的未来轮廓正在开罗的谈判桌上缓缓勾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