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人房产传孙不传儿,隔代继承背后的法律考量
广州七旬何阿姨走进中华遗嘱库,坚定地在遗嘱上签下名字,将名下房产份额留给了15岁的孙子,这份祖孙之情跨越了两代人。
“孩子已经15岁了,我总得为他的将来做点打算。”年过七旬的何阿姨(化名)坦言,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从小疼爱的孙子。
何阿姨早年丧偶,独自名下一套房产,她的独子经历两段婚姻,与前妻育有一子,再婚后又与现任妻子生育一女。
孙子不到1岁时便因照顾缺位,由何阿姨一手带大,祖孙俩感情深厚。
01 家庭结构变化的隐忧
随着家庭结构变化,何阿姨发现大孙子在新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冷落。
由于儿媳与孙子关系一般,动辄打骂,随着年龄渐长,何阿姨担心孙子无家可归。
中华遗嘱库广州荔湾分库项目志愿者杨婧韵分析,何阿姨的案例集中反映了当下老年人在遗产规划中的两个共性需求。
一是“隔代亲”的定向传承需求,法定顺位的分配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意愿;二是应对家庭结构复杂化的需求。
如果不做好安排,子女继承财产后,未来可能会因子女婚姻变动等原因,导致财产被分割,最终无法传给孙子孙女。
02 隔代继承的法律定位
按照《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或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孙子孙女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这种将财产给非法定继承人的安排,在法律上称为"遗赠"。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法定继承的顺序为: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由此可见,孙子女、外孙子女并未被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03 遗赠成功的关键要素
隔代遗赠能够顺利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条件。
首先是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2025年遗嘱形式更加多样,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等。
其中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录像遗嘱也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其次是及时表示接受。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这与法定继承形成鲜明对比——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需明确表示,不表示则视为接受继承。
最后是不超过60天的时间限制。这一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之日起算,在实践中存在争议时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
04 复杂的现实挑战
在房产继承中,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并存时,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
若无遗嘱,则启动法定继承程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即使有遗嘱,“必要份额”制度也规定,即使遗嘱排除部分子女,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仍可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多份遗嘱冲突时,以最后一份有效遗嘱为准,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
05 专业保障的预防措施
对于如何保障遗愿有效落实,杨婧韵建议,在遗嘱中指定一名信任的亲友或专业机构作为遗嘱执行人。
“执行人的角色是在何阿姨去世后,监督遗嘱条款的执行,保障作为受遗赠人的孙子能够顺利继承财产。” 杨婧韵表示,这为遗嘱的有效落实增加了一道“保险”。
对于有类似何阿姨困扰的老年人,比如担心孙辈权益、子女婚姻复杂或家庭关系敏感,应尽早规划,主动安排。
要在头脑清晰时做好安排,明确核心诉求,同时考虑指定遗产管理人。
06 不动产登记新便利
2025年,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下发的通知,办理相关登记业务时有了新要求。
遗嘱继承时,要求所有法定继承人参与查验遗嘱真实性及是否为最后一份遗嘱,以保障继承的公平公正,保护合法继承人权益。
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如北京市海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公证”联办工作机制,设立“继承业务”专窗。
办理房产继承只需到一个窗口就能完成整个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长。
中华遗嘱库广州荔湾分库项目志愿者杨婧韵提醒,对于没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市民,建议选择专业的服务机构,确保遗嘱有效。
完成遗嘱订立只是第一步,孙子在何阿姨去世后需在60日内明确表示接受遗赠,否则将视为自动放弃。
这份薄薄的遗嘱,承载着祖母对孙子深厚的爱与责任,让亲情在法律的护航下得以延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