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1600万买别墅,拒缴7万水费遭物业停水拆表
拎着水桶走在千万别墅区通往公厕的两三公里路上,卓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最基本的生活用水而发愁。
杭州萧山的卓先生花费1600多万元购入的独栋别墅,如今却因一笔高达7万多元的水费账单陷入困境。由于对这笔异常水费提出质疑,他家被物业停水并拆走水表,如今只能每天往返数公里到公厕接取生活用水。
这笔有争议的水费账单显示,卓先生家在过去22个月的用水量高达25564吨,相当于一家中型水厂一天的供水量。异常的是,其中三个月的用水量就占了总用水量的96.9%。
01 天价水费账单:22个月用水2万5千吨
卓先生于2023年4月以1600多万元的价格买下杭州萧山戈雅公寓这套24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并于当年9月正式入住。
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他自称从未收到过物业的水费催收通知。
平静在2025年6月9日被打破,物业管家突然发来一张70196.3元的水费单。
水费时间跨度覆盖2023年10月至2025年5月,用水量高达25534吨。
三个月后,物业更新的账单显示用水量增至25564吨,水费定格在70278.8元。
细看账单细节,多数时间卓先生家的用水量从每月十几吨到上百吨不等,但有三个时间段异常偏高:2024年4-5月用水4017吨,7月11295吨,8月9459吨。
这三个月的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6.9%,完全不符合家庭用水的正常模式。
02 各执一词:爆管争议与水表疑云
对于天价水费的成因,物业与业主各执一词。
物业何经理表示,卓先生家先后 “爆管六七次” ,并强调小区建成十余年,水管老化严重。
何经理还透露,仅去年公共区域漏水就造成40多万元损失,物业已无力继续垫付水费。
卓先生坚决反驳这一说法,承认家里确实出现过两三次爆管,但都及时关闭总水阀并报修。
“最多像泉眼一样涌出来,绝不可能漏出一万多吨。”卓先生认为,即使爆管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水量流失。
水表读数也充满疑点。2025年8月,物业告知卓先生旧水表损坏需更换。
蹊跷的是,6月10日水表读数为28650吨,而8月拆表时读数却是4923吨。
何经理解释称,水表铅封被拆掉且位置有变动,存在人为调表嫌疑。
而卓先生则怀疑旧水表本身计量不准,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
03 维权困境:物业拆表停水与法律争议
2025年10月15日,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物业拆走了卓先生自费160多元购买的新水表并切断供水。
停水五天后,卓先生一家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只能每天往返两三公里到公厕接水。
何经理承认是物业拆走了水表,理由是他们已经垫不起水费。
“公司领导过来,同意他付七万块钱,剩下零头我们自己来付,他也不同意。”何经理表示他们曾提出妥协方案。
物业提议卓先生支付7万元,其中3万多元抵扣拖欠的物业费,剩余作为水费,对有异议部分后续再复议。
卓先生拒绝了这一方案,坚持只支付正常月份的用水和拖欠的3万元物业费,异常月份的水费需由水务或物业排查原因后再处理。
针对此事,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指出,物业断水行为涉嫌违法。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有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陈松涛强调。
同时,水表为卓先生自费购买,物业将其拆走涉嫌侵占他人财物。
04 深层剖析:城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危机
卓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它折射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早期建成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的普遍问题。
该小区建成已十余年,何经理坦言公共区域漏水导致巨额损失。
这种“表后管道维护责任归业主”的模式,实际上将大部分漏水风险转移给了业主。
杭州多个小区此前也曾出现自来水问题。
2025年7月,余杭区良渚街道多个小区居民反映自来水出现异味,形容有“下水道味”和“死鱼烂虾味”。
当地水务公司给予每户5吨水费减免作为补偿,但居民更关心的是水质安全与问题根源。
面对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杭州市政府已开始行动。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于2025年12月完成《杭州市区非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加强用水管理。
同时,杭州市发改委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已试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05 解决之道:厘清责任与依法维权
对于卓先生的困境,关键在于厘清责任归属。
根据萧山供水公司的解释,戈雅公寓的别墅采用总表制结算,表前属于供水公司,表后属于业主自行维护管理。
这意味着,从总表到卓先生家这段管道的维护责任在于业主。
如果确实因爆管导致水量漏失,责任可能在卓先生。
但异常水量的具体原因仍需专业鉴定,单方面采信任何一方的说法都为时过早。
对于类似纠纷,业主应当依法维权,避免简单拒缴。
可以申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水表及管道进行检测,确定异常原因;同时向属地街道和社区反映情况,寻求调解。
在争议解决前,考虑将无争议部分费用先行缴纳,有争议部分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卓先生的别墅依然没有恢复供水,他拎着水桶往返公厕的日子还在继续。
他打算继续向属地街道和社区反映情况,而物业何经理坚持“先把欠的费用交上,再把表装上,后面有什么异议我们再去核对”。
这道价值7万元的用水难题,等待着法律、物业和业主共同解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