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夏承焘往来书信里的人生与学术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承焘往来书信里的人生与学术
那一页页泛黄的信笺,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半个世纪中国学术史的缩影。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一封致蒋礼鸿的信中,夏承焘描绘了抗战时期友人任心叔(任铭善)的遭遇:“十月七日饭后甫出门,为伪兵所执,挟至营舍。心叔谨告以可杀不可辱。不听。鞭挞甚厉。痛极时诵《孟子》‘孟施舍、曾子养勇’一章以自解。”

这段文字生动记录了战时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也成为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作为被誉为“一代词宗”的现代词学奠基人,夏承焘(1900-1986)在六十五载的学术生涯中,不仅留下了《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等经典之作,还通过书信与同时代学者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学术交流网络。

01 书信传统:从实用到审美的文化载体
书信,旧称尺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南北朝时期《昭明文选》已专设“书”一体。

那些精美的信笺见证了华夏礼仪的深厚底蕴。

作为一种文体,书信的首要特点是实用性,然后逐渐向审美性转化,并表现出著述化倾向。

自宋代刊行谢逸的《溪堂师友尺牍》以来,《尺牍清裁》《名公翰藻》等选本成为一种传统。

《范文正公尺牍》与《山谷刀笔》是名家书信结集的开端,明清以来风行,名家全集编印必备,说明书信的文献性日益受到重视。

02 词宗翰墨:夏承焘书信的保存与整理
夏承焘书信的时间跨度惊人——目前已发现最早的信写于1920年,最晚的至1985年,同样跨越半个多世纪。

这些书信编织了夏承焘生平的另一条线索,呈现了他人生的关键节点:南京游学扩大视野、西北工作增长资历、严州教书立定志向、抗战时期避居雁荡、立足杭州成为南方词坛领袖、移居北京等。

近年来,夏承焘书信的整理出版日益受到重视。《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夏承焘致赵尊岳书五通》《夏承焘致蒋礼鸿书札辑考》《夏承焘邓广铭往来书信十五通简释》等相继出版发表。

新近出版的《夏承焘师友信札》搜罗夏承焘家藏及《词学季刊》《夏承焘日记全编》等书刊发表的师友信札,总计330多封。

03 互为表里:书信与日记的文本互证
夏承焘日记真实记录了他大半个世纪的生活、读书、教学、治学、游历,反映了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

而他的往来书信也同样呈现了这些内容,具有同等的史料价值。

鲁迅曾指出:“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周作人也表达过类似观点:“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可以说,日记是内向的,而书信是外向的。日记与书信互为表里。这一观点在夏承焘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夏承焘往来书信是他日记的延展,而日记则是往来书信的注解。

在日记遗失或缺记的情况下,书信更是替代了日记的注解性。

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夏承焘夫妇避居洛阳、长沙,期间日记简略,而一封致方介堪的信则详细记录了他的行踪,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交游情况。

04 学术交流:现代词学建构的平台
夏承焘把书信作为日常信息互动、情感沟通、学术交游甚至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词学形成过程中,他的往来书信一方面传承了清代以来书信的学术交流功能,另一方面为现代学术共同体拓展了平台。

20世纪30年代,龙榆生编辑《词学季刊》时,刊发过包括夏承焘往来书信在内的诸多词人书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书信文学批评之效力。

夏承焘与谢玉岑的通信很多都是讨论词学研究问题。两人1926-1927年间同在浙江省立十中(今温州中学)执教,遂成莫逆之交。

他们的通信持续了8年,从夏承焘27岁到谢玉岑生命的末年。

这些书信成为研究现代词学发展的珍贵感性材料。

05 人生历程:书信中的个人与时代
夏承焘往来书信的价值可从“小”与“大”两方面概括。

所谓“小”者,指往来书信呈现了夏承焘的足迹、交往、创作、研究、思想乃至人格魅力。

所谓“大”者,则指往来书信透露出中国社会变迁的细节,尤其反映了中国现代词学建构与发展。

在1942年抗日战争艰难时期,夏承焘避居雁荡山,但他并未忘怀山外的世界和同样苦难的友朋。

在致蒋礼鸿的信中,他不仅告知自己的行踪,打听朋友现状,更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虽然夏承焘自称“蛰居”温州,但考释这封信,可以看出他已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景紧密相连,个人性情与民族大义浑然一体。

“蛰居”的背后是一幅中华民族危难图,这封信也成为研究战时知识分子生活的重要史料。

06 艺术魅力:书信的审美维度
夏承焘致谢玉岑的信札,写得典雅婉转,信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朋友圈交往、编撰书稿、读书心得及诗词交流。

这些信笺不仅内容精美,形式也极具美感。《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用影印方式展现了夏信的原件,包括朱丝栏、蓝丝栏的颜色,信笺天头上的文字。

夏承焘的书法逸兴遄飞,给好友的书信写得尤为出色。他多用墨笔书写,遵循中国古代书信的规范与格式。

夏承焘与谢玉岑有着高度契合的精神世界,他们的通信中不乏词藻华丽的铺排与用典。

如“东野云龙之咏,远承拳拳,心感何似”,其中“东野云龙之咏”就来源于韩愈与孟郊的典故。

在一封信的结尾,夏承焘写道:“凉飔渐动,灯火可亲。”短短八字,既有画面感,又能从文字里感觉到冷和热的对比。

这种优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民国文人信札的独特魅力。

07 精神世界:文艺青年的生活样本
夏承焘与谢玉岑的通信,展现了百年前文艺青年的生活状态。

两位才子年龄相差仅一岁,他们的通信期为1927年至1935年,那是他们最有热情和活力的青春时光。

在职业方面,文艺青年们常常任性而为,跳槽频繁。

夏承焘使用的信笺有浙江省立第九中学、杭州之江大学校、杭州私立之江文理学院三种,都是他那几年间任教过的学校。

事实上,他的工作变动远不止这些。

在给谢玉岑的第一封信中,他就透露了1927年春天辞去省立第十中学教职,去宁波水上警察厅工作的事。

数月间“周流台甬杭沪”,当他发现这些工作实在“终非习性”,便毫不犹豫地脱离了公务员队伍,重回教育界。

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朋友圈异常活跃。信中主要内容就是借书、写诗,互赠金石书画,忙得不亦乐乎。

那时的金石字画还是浓浓情谊的见证,尚未成为收藏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商品。

与今日朋友圈集赞不同,夏承焘的朋友圈是用来“求批评”的。写就一首诗词,完成一篇论文,他忙不迭寄给好友,并不断追问:“谬漏百出,何无一语见教也?”

夏承焘在致谢玉岑的一封信中写道:“五车书,万章木,一婵娟。人生能长保此,应不羡东山。”

这或许正是这位词学宗师毕生追求的生命境界。

那些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信笺,不仅记录了一位学者学术成长的轨迹,更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与精神气质。

当电子讯息即时可达的今天,我们或许更难体会那种“凉飔渐动,灯火可亲”的优雅与温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09:59 , Processed in 0.5398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