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在榕启幕!590名顶尖学子角逐金牌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内,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在书写他们的物理梦想。
10月23日,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启幕。这场由中国科协领导、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全国顶级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名顶尖学子齐聚榕城。
他们从全国逾百万参与预赛的高中生中脱颖而出,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展开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角逐代表中国中学生物理最高荣誉的金牌。
01 赛事概况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又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CPhO),是中国中学生物理学科最高级别的赛事。
这项赛事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
本届赛事由福建省物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市教育局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承办。
赛事旨在激发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同时,它也致力于推动学校开展多样化物理课外活动,营造活跃学术氛围,并发掘具有突出潜质的青少年,助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02 激烈竞争
本届赛事竞争异常激烈,预赛阶段就吸引了全国超过百万名高中生参与。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有590名优秀学生成功晋级全国决赛。
他们来自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了全国各地对物理学科有浓厚兴趣和卓越才能的青少年。
这些学子已齐聚榕城,将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开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
03 福州:学科竞赛的沃土
福州近年来已成为多项全国性学科竞赛的重要举办地,展现了这座城市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除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福州学子在其他的学科竞赛中同样表现出色。
在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中,福州学子取得了2金9银的优异成绩,金银牌数量双双位居福建省第一。
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包揽了福建省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全部名额。
福州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卢华睿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林祺昊,凭借顶尖表现直接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
此外,今年4月30日,福州还举办了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总决赛。
该赛事吸引了4513支队伍、4709名选手参赛,为青少年点燃科技梦想搭建了良好平台。
04 梦想的跳板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中国中学生最高级别的物理赛事,一直是发现和培养科学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这项竞赛不仅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参赛学生而言,这项赛事不仅是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更是通向更高科学殿堂的桥梁。
优异的成绩往往意味着通往顶尖大学的通行证。
比如,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可直接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在2025年的信息学奥赛中,金牌前50名选手直接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
根据清华大学的新政策,这些同学还可以选择直接保送至清华姚班。
随着决赛大幕拉开,年轻的选手们将在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中一决高下。
这些来自全国的物理学子,无论最终成绩如何,都已在全国最高的物理竞技舞台上展示了自我。
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就是中国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