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论及行动引发中方高度关注。综合多方面信息,这一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菲律宾试图通过介入台海议题提升自身战略价值,而中方则以强硬姿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马科斯的涉台言论与行动马科斯在8月访问印度期间接受《第一邮报》专访时宣称,若中美因台湾问题发生对抗,菲律宾「不可能置身事外」,理由是其地理位置接近台海(吕宋岛北部至台湾高雄仅需40分钟航程)以及在台菲侨的安全。他还声称,若台海爆发战争,菲律宾将「调动一切资源撤离在台公民」,并「保卫自身领土和主权」。这一言论被中方视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菲方「持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损害中菲关系」。除言论外,菲律宾在行动上也有实质动作。2025年4月,菲政府放宽与台湾当局的官方互动限制,允许菲官员窜访台湾;7月,菲台海巡部门在巴士海峡开展联合巡逻;同月,台军观察员受邀观摩美菲「利剑」联合军演,美菲日部队在距台湾不足209公里的巴丹群岛试射反舰导弹。这些举措被分析认为是菲律宾「双线施压」策略的一部分,试图通过台海议题强化与美国的军事捆绑,换取更多战略支持。 二、中方的立场与反制措施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是中方「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针对马科斯的言论,中方援引菲方历史承诺——包括中菲建交公报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条款,以及马科斯本人曾作出的「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保证——指出菲方「自食其言,罔顾后果」。外交部和驻菲使馆已同步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警告「不要在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在实际行动层面,中方采取了多层次反制措施:1. 外交施压: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入境制裁,冻结其在华资产并切断商业联系,精准打击反华政客。2. 经济反制:调整对菲律宾热带水果进口配额,2025年上半年使菲对华贸易逆差扩大12%,直击其农业经济命脉。3. 军事威慑:中国海军在南海常态化部署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对菲印联合巡航实施贴身监视;在南沙群岛划定实弹演习区,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 三、地缘政治背景与菲律宾的战略困境菲律宾的举动与其近年来强化美菲同盟、引入域外势力制衡中国的策略密切相关。2024年,菲律宾允许美军新增3个面向台湾的军事基地;2025年,菲印签署11项合作协议,其中4项涉及军事领域,包括海军参谋会谈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巡逻。分析认为,菲律宾试图通过炒作台海议题向美国传递「战略价值」,以换取安全援助和经济支持。然而,美国的支持有限且附带苛刻条件:马科斯访美期间,特朗普仅同意将对菲关税从20%降至19%,却要求菲律宾全面开放市场并承担新增军事基地建设费用的30%(约15亿美元)。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对马科斯政策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7月末,马尼拉爆发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呼「卖国求荣」,焚烧马科斯与特朗普的肖像,其支持率跌至36%的历史低点。杜特尔特家族势力回升,最高法院暂停对副总统莎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