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出席中韩青年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时明确表示对中韩民意持乐观态度,其观点基于扎实的现实依据与长远的发展考量,同时也为中韩关系的民意基础建设指明了方向。 乐观态度的依据深厚的友好根基:戴兵大使提到,来韩赴任9个月来,深切感受到中韩友好有坚实的民意基础,两国绝大多数民众希望中韩关系发展得好。从历史文化层面来看,汉字、儒家思想等共同文化遗产,为两国人民的情感联结埋下了伏笔;在现代生活中,韩国年轻人喜爱的中国麻辣烫、糖葫芦等美食与潮玩,以及中国年轻人追捧的韩国服饰、化妆品等,都体现出两国民众在生活层面的深度交融,这些跨越千年的交往印记,是民意友好的重要根基。青年群体的潜力:尽管有观点认为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之间的感情存在隔阂,但戴兵大使认为中韩年轻人有着诸多共性——同样热爱祖国、思想活跃、富有热情,且兴趣爱好相近、面临的烦恼也相似。这种共性使得青年群体更容易跨越语言与国界的障碍,摆脱成见与偏见,成为引领中韩友好合作的核心力量,这也是大使对民意持乐观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双边关系的积极态势:韩国新政府成立以来,中韩高层互动积极友好,经贸、人文、地方等各领域交流合作逐渐活跃,双边关系正迎来改善发展的新机遇。例如,2025年度“韩国小记者中国行”、沈阳—韩国投资贸易博览会期间的中韩青少年电竞友谊交流活动等,都为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搭建了沟通桥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为民意改善注入动力。 推动民意改善的举措加强交流活动策划:中方积极推动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项目,尤其是针对青年群体的活动,除了上述提及的青少年交流活动外,还鼓励开展更多面对面的互动活动,让两国民众在直接接触中消除隔阂、建立友谊。同时,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引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力,积极弘扬中韩友好合作的正能量,营造有利于民意改善的舆论氛围。坚守建交初心与理性认知:戴兵大使强调,中韩双方需重温并坚守建交初心,与时俱进地全面认识彼此和国际形势,避免被地缘政治裹挟或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双方关系。对于可能出现的分歧或敏感问题,双方应秉持客观公正原则,通过友好沟通妥善处理,不刻意炒作甚至政治利用,共同维护双边友好大局。 相关背景与意义当天恰逢韩国试行对中国团队游免签的第一天,戴兵大使特别提及希望中韩双方共同努力,让中国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一政策的实施本身就是中韩人文交流升温的重要信号,而大使的表态既体现了对中韩旅游合作的期待,也暗示通过旅游等民间交流渠道,能够进一步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与好感,为民意改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戴兵大使对中韩民意的乐观态度,不仅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信心,也为后续双方在各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民意层面的心理基础。在中韩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持续推动民意友好改善,将成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不断提质升级的重要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