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贡嘎山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多个物种新记录。以下是具体情况: 植物新记录种软叶筒距兰:兰科筒距兰属植物,喜阴湿环境,此前主要记录分布于我国台湾花莲县、印度锡金等地,四川境内此前仅在九寨沟县有过发现。此次在贡嘎山海拔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发现,不仅刷新了该物种在大陆的分布版图,也为研究高山植物区系的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提供了关键证据。三裂碱毛茛:毛茛科、碱毛茛属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多分布于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盐碱性湿草地,此次被确认为贡嘎山区域的新记录种。 植物新记录居群独叶草超大野生居群:独叶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仅分布于四川、甘肃、云南及陕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被认为是优异生态环境的“天然指示器”。此次在保护区西坡发现一处从坡顶绵延至沟谷的独叶草居群,个体数量突破万株,保存状态优良,为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深入探究该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提供了珍贵线索。 动物新记录种黑麝: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十分稀少,国内记录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等区域,国外多见于不丹、缅甸北部和尼泊尔东部。此次在保护区内子梅村附近被红外相机监测到清晰活动影像,这是四川首次发现该动物分布,使四川有记录的麝类物种从2种(林麝、马麝)增加到3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