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黄浦区发生了一起独生女串通中介骗走父母千万房产抵押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具体情况如下:事件经过:施老伯夫妇在黄浦区拥有一处价值千万的房产,为施老伯夫妇及其女儿施女士三人共有。2023年1月,施女士未经父母同意,通过中介安排他人假冒二老进行电子亮证,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同年3月,她又将该房产抵押,贷款900万元。施老伯夫妇表示对此毫不知情,未到场也未授权相关操作。施女士则承认是中介找人冒充了她的父母。相关问题: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确认,当时房产过户仅靠肉眼核验电子证,存在明显漏洞,未能识别出身份造假。若2025年9月贷款逾期未还,施老伯夫妇可能面临房产被拍卖的风险,届时二老将无家可归。责任分析:从法律角度看,施女士的行为涉嫌欺诈、伪造证件、侵占财产,可能需承担刑事责任;中介机构组织冒充行为并提供造假支持,涉嫌共同犯罪;不动产登记中心审核流程存在技术缺陷,未落实活体检测或生物识别验证,需承担监管失职责任。事件警示:该事件暴露了电子政务的安全漏洞,也反映出子女与父母之间可能存在的信任危机,同时凸显了老年人面对数字技术时的无助。提醒老年人在涉及房产等重大财产事务时,要谨慎保管个人证件和相关信息,不轻易交给子女,最好亲自参与办理相关手续,或找信得过的人帮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