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发表了题为《破界共生——汽车产业系统性挑战的协同应对之道》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汽车产业发展已到关键时刻,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呼吁“破界共生”,通过创新与合作来提高汽车产业链韧性,开启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如下:面临的挑战: 供应链风险:地缘政治博弈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链布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引发贸易纷争,全球汽车供应链网络变得脆弱,生产中断风险加剧。 技术路线争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度活跃,但关于未来主导技术路线存在诸多争议,如纯电、混动、增程式、氢燃料等哪种技术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反映了创新速度与系统就绪度之间的矛盾。 价格战影响:持续的价格战使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若不解决,可能引发质量妥协、遏制创新等问题,最终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建议: 促进自由贸易:全球化已进入合作与冲突并存的新阶段,应同时促进贸易自由并提升供应链韧性,共同塑造既强调效率又保证安全的产业新标准。宝马致力于搭建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桥梁,反对单边关税措施,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双向”本地化。 加强技术协同创新:多种技术路径都有独特优点,适合不同用户群体和场景,应将技术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中外企业应在技术开放的基础上合作探索技术路径,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和变革性突破。例如宝马与宁德时代等中国合作伙伴在第六代电池项目中合作,与华为等企业在智能座舱领域合作。 推动全球减碳合作:碳排放等气候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跨境共享才能有效解决。汽车产业应共同创建一个基于原始数据的可靠碳核算框架,以奖励通过绿色能源和再生材料取得的绩效。宝马中国早在2013年就发布了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与中国供应商在绿色电力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汽车制造商应坚持长期主义,加强自律,维护产业的共同利益,如承诺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账期等,通过持续的合作和切实的行动,建立牢固的共生关系,推动行业的持续繁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