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光伏股尾盘跌幅扩大,与当日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公示直接相关,同时叠加行业供需变化与市场情绪波动,形成短期利空共振。以下从事件核心逻辑、影响链条及市场反应展开分析: 一、电价竞价结果:核心导火索山东省发改委公示的光伏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本次入选电量12.48亿千瓦时,中标价格仅0.225元/千瓦时。这一价格水平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且较此前燃煤基准价存在明显折价,直接引发市场对光伏企业盈利空间的担忧:收益确定性下降:根据《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光伏项目(除特定消纳项目外)需通过竞价获取上网电价,且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并网前置条件。低价中标意味着新项目度电利润被压缩,尤其对依赖电价稳定性的运营商影响显著。以三峡能源为例,2024年其光伏度电利润已因电价下跌出现“增量不增利”,若电价进一步下探至0.225元/千瓦时,净利润可能下滑15%以上。行业竞争加剧信号:此次竞价结果反映出光伏项目为获取并网资格被迫低价竞争,可能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电价“内卷”。此前广东、浙江等地已出现标杆电价大幅下降,而山东作为光伏大省的竞价结果可能形成示范效应,后续其他省份竞价或跟进低价趋势。 二、供需基本面:长期压力显现电价竞价的利空影响,进一步放大了行业供需失衡的担忧,成为股价下跌的重要推手:需求端疲态已现: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36GW,环比5月暴跌85%,同比下降38%,主要因1-5月抢装潮透支下半年需求。机构预测四季度装机量或继续减速,叠加欧洲市场2025年新增装机预计同比下降1.4%(近十年首次负增长),全球需求疲软加剧多晶硅等上游产品的过剩风险。供给端压力未减:8月多晶硅产量已回升至13万吨以上,9月维持高位,而反内卷政策落地进度滞后,高供应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中信期货指出,若政策迟迟未限制多晶硅产能,叠加组件企业抢出口需求弱化,后续多晶硅价格可能进一步走弱,拖累全产业链利润。 三、市场情绪与资金行为光伏板块近期本就处于情绪敏感区间,竞价结果公示直接触发资金避险行为:板块普跌格局:截至收盘,港股光伏股领跌,彩虹新能源(00438.HK)跌5.16%,新特能源(01799.HK)跌3.73%,福莱特玻璃(06865.HK)跌3.36%;A股光伏概念股同样承压,安彩高科(600207)、金发科技(600143)跌幅超3%,远东股份(600869)跌近6%。产业链情绪传导:多晶硅期货近期已从高点回调逾10%,9月26日主力合约再度走弱,叠加光伏玻璃厂家产销数据开始下滑,市场对产业链价格战的担忧升温。东证期货预测,国庆前组件企业订单或因假期备货缩减,进一步压制板块风险偏好。 四、后续关注焦点短期股价走势需跟踪三大信号:一是其他省份电价竞价政策是否跟进山东的低价模式;二是反内卷政策能否落地限制多晶硅产能,缓解供给过剩;三是国庆后组件订单是否回暖,验证需求复苏节奏。长期来看,光伏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或在行业洗牌中凸显竞争力,而依赖电价红利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