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乌克兰方面指控俄罗斯袭击能源基础设施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紧急断电,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关注。以下是综合多方信息的详细梳理: 事件核心信息袭击与停电经过:乌克兰能源部通报称,俄罗斯当天对基辅州斯拉武季奇市的能源基础设施发动袭击,击中当地一座变电站,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陷入持续3个多小时的断电状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袭击动用了20多架沙赫德型无人机,采用多波次协同攻击模式,部分无人机被拦截,但仍造成关键供电设施受损。关键设施受影响:停电导致核电站第四机组的安全保护罩(新安全 confinement 结构)失去电力供应。该保护罩是1986年核事故后建造的关键设施,用于隔离被毁反应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2025年2月曾因无人机袭击受损。乌克兰方面强调,电压波动对核设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应急处置与民生影响:斯拉武季奇市全面断电后,当地启动“无敌点”应急机制,5家超市24小时开放供居民充电,10个配备供暖、照明和星链网络的避难所投入使用,另有10顶应急帐篷即将启用。目前该市供水已恢复,医院等关键设施依靠备用发电机运行,但集中供电仍在抢修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电力供应已部分恢复,技术人员仍在排查安全隐患。 各方回应与争议乌克兰立场: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指责俄罗斯的袭击“威胁全欧洲安全”,称乌克兰已展开反击并将持续回应。泽连斯基将此次事件与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供电危机关联,强调俄罗斯控制下的核设施普遍面临“临界状态”,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强硬回应。俄罗斯态度:截至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次停电事件作出回应。历史上类似事件中,俄方曾否认袭击指控,并反指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破坏供电设施,例如2022年切尔诺贝利停电时,俄方称白俄罗斯协助恢复了供电。国际社会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尚未发布针对此次事件的正式声明。2022年和2025年2月的类似事件中,IAEA曾表示切尔诺贝利乏燃料储存池的冷却水容量足以应对短期停电,辐射风险可控,但也强调核设施断电“违背安全准则”。目前机构可能正在核实情况并评估风险。 核安全风险与背景历史安全隐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已关闭,但仍存有约2万个乏燃料组件,需持续电力维持冷却系统运行。2022年停电时,乌克兰曾警告备用发电机燃料仅能维持48小时,可能导致辐射泄漏,但IAEA当时认为冷却系统有足够冗余度。地区核设施安全现状:欧洲最大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自2022年3月被俄方控制后,多次因冲突断电,目前已离线超过100小时,泽连斯基称其一台备用发电机已故障,局势“危急”。此次切尔诺贝利事件再次凸显乌克兰境内核设施在冲突中的脆弱性。目前,事件的核心争议仍集中在袭击责任归属与核安全风险评估上。俄罗斯是否回应、IAEA的正式报告以及电力恢复的具体进展,将成为后续关注的焦点。
|
|